
本文目录一览:
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主要从事航空方面的研究。导航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程学科专业,主要涉及导航基础理论、各种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导航传感器设备的集成及其应用,服务于航空、航天、交通、军事、公安等领域和部门。
以卫星定位导航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高精尖”人才培养为主。
卫星导航技术应用: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导航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航空、交通、物流等众多领域从事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这是一个需要具备卫星导航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的市场,就业前景广阔。
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历史
年4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天合导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验收委员会专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验收会。
年8月,***一号卫星数据处理系统建成并投入应用运行, 1999年10月,01星成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卫星遥感数据的空白,结束了我国卫星遥感应用长期依赖国外数据的历史。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22年9月27日在北京揭牌成立。该中心将致力于突破制约遥感卫星高质量、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升空天信息产业创新效率,搭建遥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桥梁。
年1月17日0时12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1***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1***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遥感***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遥感所)1***9年成立,作为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走过了28年辉煌的历程。
遥感所的学科方向是遥感基础研究、遥感应用研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是原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组建而成。
研发我国第一套高光谱图像处理软件系统和成像雷达遥感处理分析算法和模型系统软件。
地理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研究。例如,在地球观测系统(EOS)的科学***中,具有专门的“EOS验证***(Validation Program for EOS)”。我国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