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物理科研项目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物理研究科研项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你心目中最伟大的五位物理学家是谁?

你心目中最伟大的五位物理学家是谁?

按照科学贡献科学家排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不容易给出一个确切的排名,很多人才乐意讨论哪些科学家的成就高,哪些科学家能够排进前五、前十的位置。

物理学是目前最系统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按贡献大小对物理学家进行排名是很常见的。幸好伟大物理学家的贡献比较清晰明确,前几个位次上应该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物理科研项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牛顿是当之无愧的排第一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排第一位的科学家。他给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光学有开创性的研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发明了微积分。虽然爱因斯坦有实力和他一争高低,但牛顿是全才物理学家,理论实验都非常在行。西方有诗曰“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但没有人说天不生爱因斯坦,万古如长夜。

爱因斯坦是能够望牛顿项背的第二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第二伟大的科学家。他给出了狭义、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极大地刷新了人类时间、空间、质量、物质、引力等的认识。

能够望爱因斯坦项背的第三伟大科学家是麦克斯韦。他统一了电、磁、光,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就像牛顿三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那样。另外麦克斯韦还在热力学、统计力学中做出了能够使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贡献,他是统计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物理科研项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三名排完了,再朝后就不是很容易了。伽利略有实力进入前五,把他排在第四位吧。他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给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引进到科学研究中,并用实验去检验真理。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还注重数学和逻辑。

排完伽利略就会发现,已经不可能在第五的位置上安排一位确定的物理学家。有实力争夺这个位置的科学家已经非常多,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卢瑟福、法拉第,甚至近代物理没有诞生之前的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开普勒也有实力争夺这个位子。不论他们坐在那个位子上,他们的丰功伟绩不会被人类遗忘。

第一名:牛顿,地位崇高。

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物理科研项目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名:爱因斯坦

第三名:麦克斯韦

第四名:玻尔(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代表,长期与爱因斯坦论战,可以作为量子力学的代表)

第五名:杨振宁(杨—Mills理论,宇称不守恒)

第六名:罗西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远不止五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有:邓稼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他们都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如果参与,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卓越付出,我们国家才有最强大的镇国利器“原子弹氢弹”,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简单的介绍其中的几位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2009年)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1924年~1986年)

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氢弹研究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是奠基人之一。

△于敏(1926年—201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很亲切和感动,因为我也是芦台人)。

△王大珩(1915年-2011年),原籍江苏苏州,“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黄纬禄(1916年~2011年1),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王淦昌(1907年—199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物理研究科研项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1474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