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生 申请科研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研究生 申请科研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对考研有用么?
谢邀。
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对于考研时初试用处不大,但是对于研究生复试和保研时选择导师有用。
考研现在大多进行统一考试,除了英语、数学、政治外,还有一门专业课,在进行初试的时候,是不看你有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是看你有没有参考考研的资格。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如下:
如上所述的报名条件中,没有任何一条是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并且在初试中,只是看成绩,如果成绩上了某个学校的提档线,你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如果分数比某个学校的提档线要低,那么就不可能进入复试。
所以,无论是否发表学术论文,考研初试只看成绩的高低,是否发表学术论文对于考研初试没有用。
高考是一考定终生,分数决定一切。考研与高考不一样,考研除了初试时的分数,还是复试时的分数。经常有考生在初试的时候考的分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由于对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导致复试分数很低,两者综合考虑之后还有可能被刷掉。
所以能够在本科阶段发表学术论文在复试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这是有一定前提的,发表的学术论文完全是自己提前进入实验室跟某个导师一起做出来,对于科研和论文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训练,这样对于一个人快速从本科生的学习模式转换为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很有帮助。而不是花钱买的学术论文或者挂名的,这样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在复试的时候复试专家问起来你是一问三不知,这样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学术论文对考研有用的前提是,你能进入考研复试!否则没什么用。
至于能发挥多少作用,有这么四个因素影响:
1.论文方向。是和你考研方向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如果是相关的,恭喜你,复试导师对你的印象会好起来,那么再看第二个因素。
2.论文发表的刊物。如果是本专业国家核心期刊,那会大大加分。较出名的期刊,会加些分。如果是花钱发的论文,导师知道了期刊名称基本也就知道了是什么水平的论文,那论文是否是本专业就不重要了。
3.论文创新度。也就是论文中各论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也基本决定了你的论文能发表在哪一个水平的期刊上,体现的是你的思维能力。
4.论文作者。如果前三个因素都比较好,那就是要看论文是独立完成还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等等。独立完成最好,第一作者也可以,如果是第二,第三等等,那么相应的印象会降低,排名基本体现了你对论文的贡献度。
我为你解答,你助我成长。
实话实说,没用。但是对你读研以后的学习生活很有用。
part 1.为什么对考研来说没有用
我们都知道读研有两种基本方式:
1.考研
如果是考研的话,你还是必须通过初试、复试的考核才能如愿成为一名研究生。大三就发表学术论文可能在复试的面试环节有些用,可以给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但是其他方面真的用处不大。既不会提高你的考研成绩,也不会让你考研成功概率增加。
2.保研
一般学校对于保研的选拔标准都是从考试成绩上来判定的,你的绩点越高,保研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当然有些学校会把学术论文作为加分项,而且如果想保外校研究生,会有很大优势。但首先你平时的成绩得足够让你进入保研竞争的舞台。
从这两点来看,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对你的考研帮助很小,而且都是***性的帮助,如果有当然好,没有的话也不必强求。
如果你大三能发表学术论文,说明你真的很优秀,虽然在考研的过程中,你的这一经历并不能为你提供太大帮助,但是,在你后续的研究生生涯中,确实极其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做学术研究是极其重视论文的,有能力发表论文,会让老师更乐于选择你,而且你的这些积累也让你读研期间更容易出成果,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所以,虽然对于考研没有帮助,但是真的是会对你整个研究生生涯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写学术论文是一种能力,一种很多人研究生都毕业了都没掌握的能力。
现在无论你有没有学术论文发表,在大三应该规划好自己的考研复习计划,并且开始学习,你有很好的能力,但是需要相应的[_a***_]去展现。着眼当下,做好眼前的事,让未来顺其自然。
从全日制本科毕业上研究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一种是所在学校报送到本校或者其他学校。如果你学习很优秀,那你就向自己所在的院系申请报送研究生。能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是锦上添花,能够成为你申请报送研究生的一个优势资格。
如果你不具备报送研究生的资格,你发表的学术论文,在你参加研究生复试的时候,你可以向面试的教授说明情况,或者允许的话,你可以展示发表的杂志报刊。本来研究生就是为学术研究培养的人才,你能发表学术论文,证明你有学术研究的潜力和基础。
总之来讲,无论你是通过哪一种形式上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对你来讲有利无弊,能够证明你的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
作为研究生导师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你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本科生,在学习之余注重科研,在大学三年级就能发表论文,实属不易!
至于论文在考研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想这个论文只能在一定的阶段发挥作用。首先,如果你选择保研,即不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而因为大学的整体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其他学校读研究生的话,你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用处很大。因为这种招生方式更加看重学生的自身学术素养和基础。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进行学术研究。因此,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的经历。像你这样,不仅参与过学术研究,而且还有学术成果产出的学生,自然会受到老师的青睐。
如果你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的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常规方式,那么学术论文只会在复试的时候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方式要经历“初试-复试”等两个顺次的招录环节。在第一个初试的环节中,所有考生都只会公平地被纸面上的考试成绩所评价。只有在通过了初试,进入到复试阶段后,学生的这些附加优势才会显现。因为复试本身也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此外,当通过了研究生考试以后,具有较好学术背景的学生在选择导师方面也会拥有优势。试想,哪个老师不希望招收具有良好学术基础的学生呀。因此,这种具有学术成果的学生更容易被高水平导师所认可,并帮助学生由此而进入到其课题组学习。
总之,在本科期间就参与学术研究的实际工作,并发表论文,对于无论哪种形式的考研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但是,仍需提醒的是,千万莫因此有利而“故意为之”。也就是说,一定要真才实学地发表论文,否则反害其身。记得几年前,我参加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复试,有一个学生在自我介绍时重点阐述自己在本科阶段如何具有学术研究的经历,并发表了论文云云。当时在座的老师们都很感兴趣,让她简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此学生却顿时哑口无言、慌乱异常,最后只能在尴尬中胡扯一顿了事。后来才明了,她之所以能够发表论文,全因其老师的所谓“照顾”。这场复试的结果很简单,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这个学生。因此,文章虽好,也不可为此而胡来,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获取,否则后果很严重。
为什么都说中科院是真正搞科研的地方,而不是高校?
科学研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谁紧跟国际科技前沿,谁就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主动权。
中国科学院也有大学,教育部主管的大学也有研究机构;可见,不能说中科院才是搞科研的。
中科院确实应该是搞科研的地方,但现在变味了!按原来改革方案,1/3搞基础研究,1/3搞开发应用研究,1/3应用基础研究!现在中科院是办不下去还是其他原因,现在改到搞教育办大学了!给人感觉偏离主业,所谓中科院大学,标榜国科大,太厚颜***了!你能代表国家大学???中国大学这多,现在初中升高中规划是48%,再过10-20年将来大学有多少学生啊??
中科院应该进行大改革,现在的方式事业单位不像事业单位,企业不像企业。说不像事业单位,是因为研究所里特别认经费,实验室领导如果跑的经费不够,实验室就要解散,所以得花费很大的经历跑项目。说不像企业,是因为给科研骨干发奖金不痛快,外协项目处处又卡又查,管理僵化不灵活,生怕占了便宜,而且机关***作风特别盛,服务意识很差。
应该推行实验室负责人包干制,项目下来了,支出以外剩下的钱拿出一半或其他比例发奖金,怎么分配负责人说了算,这样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把验收要求提高,重原型系统和实用化考核,不要太看论文。懂得分享才能共赢,太抠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