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项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科院研究项目哪些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京农科院都有什么所?
  2. 河南农科院推广的种植项目有哪些?

北京农科院都有什么所?

1、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简称牧医所,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牧医所定位为国家社会公益性畜牧兽医综合科技创新研究机构,以畜禽和牧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所现有院士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称号等高级专家4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32名;聘用职工172人。 现有院级、所级科技创新团队19个。

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项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蜜蜂研究所

是于1958年成立的国家级研究所。自“十三五”以来,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444篇,授权专利近400项,出版著作59部,全国首个通过国审的抗螨高产蜜蜂配套系“中蜜一号”列入农业农村部2016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研究所现有研究员 24人,副研究员 37人;具有博士学位55人,硕士学位 23人;各类人才19人,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院领军人才2人、院青年英才7人。

3、特产研究所

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项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称特产所建于 1956 年,是全国唯一的专门从事特种经济植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也是中国农科院在吉林省的唯一直属单位,主要研究对象为珍贵、稀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动植物。特产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226 人,高级职称人员 82 人,博士学位人员 69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突出贡献、拔尖创新等人才13 人;退休职工 386 人。拥有长春和昌邑两个所区。

4、饲料研究所

成立于1991年2月,是国家级饲料科学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目前设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兽药学食品科学等5个学科方向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所人才队伍有研究员32人、副研究员4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占在编职工总人数的71.6%。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项目资助2人、“优青”项目资助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神农领军英才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项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南农科院推广种植项目有哪些?

近日,在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城郊乡的南召县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国储林项目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梁慧珍带领着中药材专家团队在指导当地农户林下药材[_a***_]技术。据悉,以木本药材辛夷和草本药材黄精、芍药、柴胡、百合等品种进行药药套种,是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花木专项和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中药材专项针对当地林业和中药材产业现状而推出的全新种植模式。

南召县地理位置特殊,气候适宜,是中国辛夷之乡、辛夷原产地。南召县把辛夷及黄精、芍药、柴胡、百合等道地药材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放大特色,努力推动产业持续高效发展。2018年11月,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花木专项开始在南召县实施。南召县森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中药材专家团队指导下,针对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管理粗放、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差等问题,开始以科技引领当地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南召县鸭河口库区国储林基地种植辛夷6000亩,林下种植共14100亩,其中,连翘4800亩、柴胡6500亩、芍药2000亩、百合500亩、黄精200亩、白及100亩。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发展林下经济,根据各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专家团队建议当地将木本药材辛夷和草本药材黄精、芍药、柴胡、百合等品种进行药药套种。据介绍,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转变中药材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涵养水源,美化环境;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专家团队为当地推荐了优质黄精种块,还对当地种植户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科院研究项目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2754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