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月12日晚上的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3月12日晚上的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民法典颁布历程?
历程:
(1)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
(2)1986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被学者称为“准法典” ,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部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3)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4)2015年3月,***表示,将抓紧研究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5)2016年6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次委员长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民法典编纂工作拟按“两步走”进行: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争取提请2017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上半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争取于2020年3月将民法典各分编一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法典。(6)2017年3月15日,民法总则终于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我国将正式全面开启民法典时代。
(7)2018年8月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专门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并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生活居住需要。
(8)201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公布。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由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从2015年3月正式启动,到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直至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历时五年多,民法典终于修成正果
● 民法典编纂不同于一般法律汇编,民法典的这个“典”字标志着民事法律制度的成熟,凸显出法律规范从量到质的变化,也让民法典与其他法律有了显著不同
国士无双的主讲人?
主讲人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2018年3月23日至4月1日,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点评嘉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月12日晚上的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月12日晚上的学术会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