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专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专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学院王义坤?
王义坤现任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义坤出生于1963年,河北人,博士,研究员。王义坤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曾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王义坤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的量子调控”学术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享受***院***特殊津贴。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光电子器件性能预测、固态量子信息。
两弹一星的三位专家?
中国两弹一星三位专家分别是钱学森,陈方勇,杨家墀。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陈芳允,浙江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
杨家墀,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
钱学森、钱骥、钱三强
一、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二、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中央、***院、中央***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21年国家最高[_a***_]奖获奖者及事迹?
王大中和顾诵芬
王大中院士
王大中(1935-),河北昌黎人,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1994-2003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20世纪60年代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实验反应堆的建设。80年代,主持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我国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近20年来,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顾诵芬院士
顾诵芬(1930.2.4-),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歼-8”总设计师。
他致力于飞机设计研究,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该机以后改型的总设计师。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他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成功研制歼8Ⅱ飞机,被誉为“歼8之父”;领导了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高性能远景飞机概念研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专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专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