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果蝇科研成果,果蝇科研成果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果蝇科研成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果蝇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最伟大的遗传学家是谁,能否简述其研究领域和主要贡献?

中国最伟大的遗传学家是谁,能否简述其研究领域主要贡献

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有:李振声、袁义达、谈家桢等。 袁义达,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参加主持过多项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共发表了40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

中国的遗传学是由许多先驱共同开拓的,其中最伟大的遗传学家有陈桢、李汝祺、谈家桢等。

果蝇科研成果,果蝇科研成果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桢(1894-1957):中国动物学、遗传学的开拓者。1918年金陵大学毕业,1919年师从国际遗传学***摩尔根,获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金鱼遗传学研究,是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的奠基人。其先后执教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培养了中国的大批生物学人才。先后任东南大学动物学系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动物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李汝祺(1895-1991):是中国动物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发生遗传学的开拓者。1918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同年赴美留学,1923年师从国际遗传学***摩尔根,获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执教复旦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解放后长期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遗传学人才。历任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1942-1945),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1950-1956),中国遗传学会第一任理事长(1***8-1983)。

谈家桢(1909-2008):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谈家桢教授的研究几乎涉及遗传学的所有领域。1930年东吴大学毕业后,师从燕京大学的李汝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34年赴美留学,师从国际遗传学***摩尔根,获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主任;1961年起先后任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等,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遗传学人才。谈家桢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果蝇科研成果,果蝇科研成果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桢院士和李汝祺教授在艰苦的条件下开拓了中国的遗传学事业,谈家桢院士继往开来,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们都是中国最伟大的遗传学家、教育家。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不仅仅是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本人也是在刚刚恢复高考、生物学还处于冷门之际,拜读了谈家桢教授在《中学科技杂志上的一篇关于遗传学与生物学展望的科普文章以后,才选择了生物学研究的。

谈家桢,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浙江宁波人。1909年9月15日(距今1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县的慈溪。1930年获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燕京大学理硕士。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导下从事果蝇进化遗传学研究,利用当时研究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蝇近缘种之间的染色体差异和染色体的遗传图,促进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形成。在美国工作期间,先后单独或与美,德等国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10余篇。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中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的重视。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回国后(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之邀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

果蝇科研成果,果蝇科研成果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历任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主任、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等职。 1***8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_a***_]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是世界医学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的遗传学也很突出。中国遗传学最杰出的代表是国际著名的遗传学家淡家桢。

谈家桢,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世界著名的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09年9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县的慈溪。1930年获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燕京大学理硕士。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导下从事果蝇进化遗传学研究,利用当时研究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蝇近缘种之间的染色体差异和染色体的遗传图,促进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形成。

曾经单独或与美、德等国际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10余篇。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中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的重视。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回国后(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之邀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等职位。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历任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主任、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等职。 1***8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国际天文协会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2008年,淡先生仙逝。享年100岁。

淡先生的贡献与成就很多,今天就聊这么多。

我们现在常用的“基因”一词就是淡家桢先生最早翻译引用中文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果蝇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果蝇科研成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2987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