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科研成果网,科研成果网上怎么查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研成果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科研成果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1世纪的重大的科技成果有什么?
  2. 有人借用汉芯造假质疑量子科研成果,具有可比性吗?
  3. 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包括?
  4. 如何看待微信分享的腾讯2018年辟谣成果?

21世纪的重大科技成果什么

1、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培育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世界难题,率先开启了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2、北京大学江颖和中科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将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科研成果网,科研成果网上怎么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6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研水陆两栖飞机,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4、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5、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2018年2月返回,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所获取的连续和实时数据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科研成果网,科研成果网上怎么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借用汉芯造假质疑量子科研成果,具有可比性吗?

首先感谢邀请,科学的发展 需要有质疑精神

科学怀疑是科学创新的先导,科学怀疑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表明:同时做刭“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乃是科学怀疑的至高境界。科学怀疑要在怀疑批判与继承、怀疑自己与自信、允许他人怀疑自己与坚持真理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无论何种怀疑境界,都必须是有根据的,这种根据可以理论逻辑和审美方面的,也可以是经验事实方面的,或者兼而有之。

对于这两者,不能因为质疑而去质疑,应本着探寻事物的真相为目的合理去质疑。

科研成果网,科研成果网上怎么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题主说的量子科技成果肯定指的是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汉芯一号和量子通信完全不能放在一起比较,认为量子通信是***和民科民哲认为相对论是胡扯才是很有相似性

说量子通信是***的人,绝大多数不具备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不信的话可以问问他会不会区分直积态和纠缠态,会不会写薛定谔方程?95%以上的会对这两个最基本的量子力学问题一脸茫然。也有很多人以做了多少年通讯工作的通讯专家自居,一副很权威的样子。就算他是通讯专家,几十年前学通讯时学过量子力学吗?烽火通信专家就能理解光纤通信?连什么是态叠加都不懂当然理解不了量子加密。

极个别几位有教授头衔的人在网络上说量子通信是***,比如吉林大学的曲昭伟、北京大学的退休教授王国文。可是看看他们的言论就会发现,他们要否定的是整个量子力学。他们无视无数实验事实,无视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技术所取得成就,整个量子力学在他们眼里都是大错特错。作为教授,如果真的认为量子力学从一开始就是大错特错,就应该去经同行评审的正规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而不是在网络上吼吼。批判相对论的民科民哲就是不懂相对论,民科民哲批判相对论时就是靠在网上吼吼,所以说量子通信是***的那些人和打倒爱因斯坦的民科民哲才是一个类型。

潘建伟团队的多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如果质疑量子通信是***,就应该去正规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潘建伟也欢迎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肃质疑。网络那些说量子通信是***的人,有谁发表了质疑量子通信的论文

发不出论文,就去拿人品攻击人,以为证明了人家是个坏人就能证明量子通信是***。再不成就说韩春雨也***、陈进也***。韩春雨***、陈进***就能推出潘建伟也***?这逻辑也太神了吧。

陈进的汉芯一号和潘建伟的量子通信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的经不住调查。从网上爆料汉芯一号***到调查组得出***结论,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潘建伟的量子通信一直被无端质疑,到现在至少有十多年了。十多年了[_a***_]潘建伟还好好的?

首先国民需要科普,其次国民需要提高自信,再次当下社会弄虚作***太流行了,波及到各行各业,科学的象牙塔也不能幸免,严肃处理各种***行为是***和管理部门必须直面的问题,该刑的刑,该罚的罚,必须重罚!

量子科研成果有没有问题,并不是网上或者媒体能够,或者有能力加以评判的,这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同行,来评判或者评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恰恰是网上和媒体热闹非凡,不亦乐乎,这多少有些不正常。首先,媒体的议论,显然过头。一个科研成果应该,也必须首先由同行共同体来评判,在同行共同体的评价没有出来(或者没有共识)以前,媒体(网上或者网下)的议论,都有过于渲染之嫌,这对科研本身没有一点好处!

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我国量子科技研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问题不在技术,或者量子理论有没有问题,这是科学家和专家们的事。但是,至少有三点值得质疑。

第一点是,国内不泛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大拿和大拿机构,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中科院物理所,力学所,高能所等等,多年来均未见他们在这一领域发多少声(至少媒体上很少见到他们的声音),这不是有点奇怪吗?国内量子技术领域大有一言堂之势。

第二点是,和国外的交流过于狭窄,几乎都只跟奥地利同行(潘教授母校)交流,实际上国外大把机构水平并不在我们之下,比如美国的MIT,加州理工等,既没见报道他们对我们的评价,也没见报道我们和他们的交流,考虑到我们现在的开放程度,这多少也不是很正常的。

第三点是,媒体的渲染,实际上是添乱,潘教授作为领军人物,在中国既是算不上家喻户晓,至少也是名副其实的“网红”。但是,恐怕没有几个美国人知道IBM的量子计算机设计师是谁?尽管人家的水平不在我们之下。就算是我们国家,“天眼”的南仁东先生,也是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被媒体关注。科研工作其实更需要安静的环境,不需要喧闹,更不需要“网红”(相信潘教授也会同意这个看法)。当初邓稼先、程开甲他们几乎一辈子都***埋名,又有谁能质疑他们的水平和功绩。

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包括

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量子通信: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别的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通信网,实现了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

2. 量子计算: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光量子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些重要的量子算法,如 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等。

3. 量子仿真:中国科学家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了一些重要的物理问题,如量子霍尔效应和量子相变等。

4. 量子传感: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基于量子测量的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应用中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20年完成的“墨子号”卫星量子通信实验,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别的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传态。

此外,我国还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如实现了量子超导体系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实现了量子随机行走等。这些成果将为我国在信息安全、计算机性能、物理基础等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推动着全球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如何看待微信分享的腾讯2018年辟谣成果?

有多少人的微信号是不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戚的?即便加了父母,也有人选择屏蔽父母的朋友圈,因为除了父母逼婚之外,步入中老年的爸妈那顽固不化的思维以及整天传播养生或者奇葩谣言的路数也实在让人受不了。微信昨晚发布了2018年微信辟谣方面的工作成果,总计出产了3994篇辟谣文章,累计阅读数达到了10.96亿次,但是中老年依然是传谣的主力群体。

微信官方辟谣平台谣言过滤器昨晚发布了《关于辟谣,2018年腾讯做了什么》文章,介绍了腾讯微信平台2018年在辟谣方面的成果。

与774家权威机构合作 微信公众平台持续开放辟谣能力

微信公众平台与专业的第三方辟谣机构合作,实现辟谣机构专业性、权威性与平台影响力的结合。

截至2018年底:

微信平台与包括网信、公安、食药监等***机关、媒体等共计774家权威机构形成辟谣合作。共生产3994篇辟谣文章。

辟谣文章累计总阅读数超过10.96亿次,阅读人数达2.95亿人次。

微信安全中心、谣言过滤器、腾讯安全观等官方公众号,每月定期发布朋友圈十大热度谣言,并对各类谣言进行分析

“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2018年生产的文章数超200篇,文章传播总量超1000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研成果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研成果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3008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