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宫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天宫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宫是什么科技?
是航天科技,天宫2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2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具备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
天宫2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19年7月16日终止数据服务,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离规定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17我国四项重大科技成果?
2017 年,我国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基础理论、实践应用、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其中,量子通信技术入选《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表明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有三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成果在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宫一号用的什么操作系统?
天宫一号用的是我国航天高新科技企业集团五院在二零零一年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spaceos,并在二零零六年试飞取得成功,这套系统具备防辐射,防静电,抗振动,关键还能承担摄氏度零下三十五度到七十度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综合性能优越,能满足要求。
马上就要启动了,除了关心任务本身,作为一个IT工作者,对飞船和航天器的电子信息设备也很关心,这里就揭秘一下它们使用的CPU及操作系统,希望帮助太空爱好者了解更多的东西。
神舟飞船和天宫航天器都是高度精密的设备,在太空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高温到100多度,低温零下100度,其实,高低温还好说,最重要的是太空的高辐射环境,高能带电粒子很容易穿透航天器外壳,对处理器直接造成干扰,如果某一个高能粒子造成了处理器中信号量的位翻转,通俗说就是0变成了1或者1变成了0,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航天器对CPU的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防辐射必须是第一位的。
在我们的航天设备中,比如天宫一号,使用的CPU是基于超标量指令集体系(SPARC)的抗辐射处理器ERC32,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辐射影响,全部存储单元均可以抗单粒子翻转。该处理器是开源的航天级CPU,虽然性能一般,但最适合太空里使用。它的具体配置为主频:10MHz,内存:2M,是不是超乎寻常的低啊,但也够用了。
除了CPU,另外一个就是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对高可靠性、实时性有最高的要求,目前使用的是SpaceOS操作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从2001年就开始研发SpaceOS,并在2006年首飞成功,该操作系统还用在了嫦娥三号探月任务的***号上,天宫也是使用该操作系统
天宫一号,最主要的研发单位是什么?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主要研发单位是 航天科技五院 ——也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2F T1火箭主要研发单位是 航天科技一院 ——也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宫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宫科研成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