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科院研究替代汽油的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科院研究替代汽油的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科院发明了汽车水燃料是真的吗?
不是。就网传“中科院宣布,汽车水燃料将全面替代汽油”一事,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作出郑重声明并无此研究。 网上有消息称“中科院汽车燃料研究所宣布,水燃料成本接近于零”。今日,中科院回应表示:“我院无此研究所,也无类似研究。经查,源头为愚人节恶搞,相关‘记者’署名为——胡诌。” 记者搜索发现,这一消息从2007年至今已在网上流传多年,***消息近期再度被传出。
新能源汽车真的可以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吗?
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必将取代燃油车的统治地位。只是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我们中国是个政策性的国度,许多事物的发展是跟随国家政策发展而变化的,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前提下,除去传统车企大力投资研发新能源汽车,各种新兴新能源造车企业已经不下200家,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完全激活。
制约电动汽车地位最核心就是电池技术,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社会必然会加快电池技术的研发,电池能量密度一旦达到能够超越燃油车的水平,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就势如破竹,就像当年苹果安卓一出,传统手机迅速退出历史舞台一样。
谢谢邀请,新能源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应该是必然的,在能源科技没有超越传统认知的突破之前,电能是唯一可以取代燃油的能源。
电动汽车是第四轮能源革命中的全新产物,是必然会出现而且必然会普及的类型,只是公众对新生事物的认知需要时间,这和从水车到蒸汽轮机的转变一样,初期是必然受到排斥的。
能源革命有四个阶段,分别是:
1、以煤为代表的内燃机带来的第一次能源革命
2、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3、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能源革命
4、以电为代表的能源革命3.0时代
本轮能源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仅是从传统能源向电能的转换,还包括体质改革和价格体系的变化。从传统火电占7成逐渐转换为清洁能源为主导,以地热、光伏、风能、核能等能源作为普及变革的砝码,最终可以实现汽车的电气化以及电力与民生的风向转变。
汽车从燃油转变为电能只是顺应了这一轮的能源技术革新,最后电能是要普及到方方面面的。汽车技术方面动力电池的技术似乎是遇到了壁垒,但问题不仅可以由技术升级、还可以由市场调控。
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续航,其实限制续航的原因主要是动力电池的垄断,***格的不合理。一旦补贴时代完结市场回归合理的竞争,***格下探会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这就像3000毫安的手机可以续航半天,想要续航一天把电池加大是比优化系统更实际的方式。
新能源车能否取代燃油车,主要是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二是技术,三是量产成本。
先说社会,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燃油车的限产时间表,强制推动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中国也制定相关的积分政策,鼓励新能源,限制燃油车产量,对生产新能源的车企给予一定的鼓励。
技术上,车主最关心的就是电池的续航里程,现在最新的电动车一次充电能跑300公里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一次跑上千公里是不成问题的,这点比燃油车更合算。
其次就是量产成本,新能源的汽车也和传统汽车一样,档次有高有低,像比亚迪高配版,售价也几十万,比一般奥迪还贵,有网友调侃,在不努力奋斗以后连比亚迪都开不起了,低配版,也是平民价格,***都能买的起。
综上所述,新能源车完全取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要完全取代燃油车是不可能的,燃油车的技术,现在很成熟,维修服务机构也很全健,使用起来很方便,再说石油的储存量也很丰富,并且还在不断的勘探和发现之中,至于污染方面随着技术的提高也在不断的改进和降低中,其实电动汽车也是有污染的,因为她要充电,而电力多数都是由煤炭燃烧后发出来的电,煤炭发电也是有污染的,将来或许有更好的能源替代,但是现阶段所谓新能源电动车还不能完全取代燃油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除了电动汽车还有氢能源车等,当然,在未来燃油汽车肯定是要被某种新能源车取代的,但那是遥远的将来……
以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有以下几大难点。
(1)使用难: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初次购买成本高,充电标准不统一,新能源汽车使用范围受限制,使用效率低。
(2)充电难,我国充电设备数量多,但充电设施规划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有些充电设施不被用户所知,大量充电桩闲置
(3)建设难:城市土地***紧张,不论建设公共充电场,还是改造现有停车场,都面临车位紧张,电网改造成本高等方面问题。
(4)盈利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低,用户匮乏,前期建设大,运营成本高,效率低,导致运营商盈利困难。
(5)财政难: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全免,五年内维护维修费用全额补贴,地方财政只出不进,带来很大负担。
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哪些科技成就最能让你感到振奋?
做为一个军迷,对我国近年来取得对科技成就肯定关注的主要还是军事了;
作为一个和航空工业有特殊感情的人,第一个最让我感到骄傲振奋的毫无疑问就是“歼20”;
还记得2016年珠海航展上,歼20首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当人群中爆发出那一声声的呐喊,曾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那是对我们终结500余年器不如人的欢呼。
如果有经历过80-90年代军工最困苦年代的老军迷,就一定可以感受到那种骄傲和自豪之情,那时候不要说欧美、日本,我们当时的空军就连对面的太晚都比不了,太晚大规模装备美制F16、法治幻影2000的时候,我们还拿着歼6、歼7当宝贝,一直到新千年,我们还是歼八当主力。
当年81192一个注重高空高速性能的飞机,为了拦截螺旋桨动力的EP-3,只能在低速下扬着机头飞,多特么不容易,我们真的是咬着牙含着血才度过那个年代的。
所以当歼20横空出世的那一刻,真的是让我太骄傲了……
其次就是国产航母;
还记得我第一次对我国航母有印象,还是我们“瓦良格”刚回来的时候,当年我知道我们买来了瓦良格,还不觉的有什么,还以为又是一个“水上公园”罢了。
直到后来了解了这几十年我国海军对航母梦的追求后,才逐渐明悟,我们做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没有航母不行,作为一个要征服星辰大海的大国更是不能没有航母。
而我们国产航母背后的那些故事,也总是让人心怀激荡,最有名的就是1980年5月刘华清老将军率团访美,参观美国“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时留下的那张著名的相片;
图注:一个64岁的老人,垫着脚眼巴巴的看着外国的先进武器装备,那种热切之情每次看来都让人心里难受。
1980年我国的海军是什么情况?按张局座的话说就是“一年连一艘小护卫舰都服役不了”,和别人有冲突了自己走不出去,因为手短够不着。
可就是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航母梦,因为我们要崛起、要走向星辰大海就不能没有自己的航母。
快点忘掉范某某这些戏子吧,看一看这些近些年令人振奋的科学成就。近些年,我们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甚至出现了弯道超车,可谓举世震惊!北斗导航、歼-20、国产航母、天眼、无人机等一系列的科学成就,令人应接不暇。而我今天说的这项科学成就,听起来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却和我们的生活机密相关,甚至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他以及他的科学研究。
他就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_a***_],众所周知他的杂交水稻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国人的吃饭为题,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为全世界解决饥饿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的步伐从未停止,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自己的世界纪录。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袁隆平教授最近几年的重大的科学研究成就。
2017年,袁隆平的海水稻实验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将凭空新增耕地2.8亿亩。紧接着袁隆平教授的去镉稻实验成功,这意味着我们将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地一次伟大的跨越!
袁隆平教授的海水稻、去镉稻的科学技术与我们的吃饭问题息息相关,这就是近些年令我最振奋的科学成就。各位,你们心中令我最振奋的科学成就是什么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科院研究替代汽油的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科院研究替代汽油的项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