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林芳立苹果种植技术
1、苹果芽苗早果,速丰,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科技大学果树教学实验园(洛阳碧野园艺科技公司)著名果树专家林芳立教授历经16年艰苦攻关研究成功的最新科研成果。
2、苹果幼树期的修剪以选留培养骨干枝为主,同时掌握轻剪多留辅养枝,增加枝叶量,使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早趋平衡,促进成花结果。 苗木栽植后,按不同树形要求对苗木进行短截,称为定干。
3、苹果种植方法:种植苹果时,需要选用疏松肥沃且呈现微酸性的土壤。选取长势良好且根系带有旧土的苹果树苗。在土壤中挖掘定植穴,再将苹果树苗埋入坑中,然后对其浇一次水。剪去苹果树苗的徒长枝,促进其萌生新芽。
4、苹果树的定植,苹果树的定植穴一般口径1米见方,深60—80厘米,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回填并用脚踩实。栽植深度与苗木土印相平,过深不易发旺。栽后浇足水,尔后封堆保墒。秋末,春初定植均可,但秋栽更需保墒防旱。
5、一般情况下,苹果的种植密度为4*5每亩33株。若是矮生的品种,则可以密植一些,3*3每亩75株。土壤管理在果树种植前后都需要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深翻,深翻时还可以施一些基肥。另外,生长期内要定时清理土层表面的杂草。
6、苹果***种植方法如下:从啃干净的苹果芯当中破开取出里面的苹果果核,洗净抠出的***备用。准备好一个铁或者塑料的小盒子,纸巾和里面装满清水的喷雾瓶。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木薯、橡胶、香蕉等热带作物的基础性研究方面,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木薯全基因组测序、香蕉枯萎病基因密码破译、橡胶树产胶机理研究等,已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南亚所”)成立于1954年,隶属农业农村部,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社坛路5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 作物研究所自“八五”以来,开始了莲雾品种收 集、筛选和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是国内唯一从事南亚热带作物研究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隶属农业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其前身是华南热带农业作物科学研究所粤西试验站。长期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多项科技成果。
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始进行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引种试种研究。80年代初,我国粤、桂、琼、滇、黔、川、闽等省区不少单位也开始引入优良品种试种。
新疆野苹果的研究成果
经研究表明:栽培苹果的起源是新疆野苹果。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通过基因测序证实:中国境内的新疆野苹果是世界栽培苹果的起源。这一成果于2017年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研究小组偶然发现,新疆野苹果有红肉苹果的特征,这是世界苹果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寻找红肉苹果的核心种质***,团队深入苹果林进行***样、记录和检验。
另外一个世界林果业研究的结论显示:现代苹果系新疆野苹果与欧洲野苹果的杂交种!历史资料显示,野生苹果在地球上至少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
新疆野苹果在当地逐渐被驯化成了某个古老的栽培苹果品种,后来这个栽培苹果又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欧洲。
为降低虫口密度,保护这片原始野苹果林,2014年以来,新疆林业部门争取国家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对野果林进行飞机防治。每年七八月间,林业部门对野苹果树进行3次飞机药物防治,效果明显。
科学研究发现,野苹果中含有生物增白物质,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各种色素酶的活力,使皮肤不产生色素。红果提取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富含天然火棘精华,能达肌肤底层,由内而外深层美白,保湿,有效改善暗沉干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