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华为最近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华为最近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为将研发最新的芯片,将用3NM工艺,是绝地反击还是垂死挣扎?
说的应该是麒麟9010的事情吧,最近网上有消息说麒麟9010会***用3nm工艺,对于这个事情,个人觉得麒麟9010应该是存在的,但是华为主要是完成相关产品的设计,具体生产工作,华为是完成不了的,必须要找芯片代工厂才行。
而因为相关禁令,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厂是不能给华为代工这种先进工艺的芯片的,所以麒麟9010最终是无法落地的,实际上现在华为连麒麟990这类7nm的芯片都无法找台积电代工,更何况3nm的产品,而且高通的下一代旗舰骁***98也就是4nm工艺,所以3nm的麒麟9010就算可以生产了,也不会那么快的出现,因此对于麒麟9010就没有必要沸腾了。
至于是绝地反击还是垂死挣扎,个人觉得都不是,如果是绝地反击的话,那也要有反击的资本,华为现在被美国卡得死死的,根本没有资本去反击,而且如果真的不强烈反击,说不定还会引发对方更严厉的制裁,导致华为在相关设计研发方面遇到更大的困难,所以低调一点是没有错的。
至于垂死挣扎也不对,因为垂死挣扎一般指的是已经没有希望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挣扎一下,华为目前也没有到这个地步,从华为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华为的表现还是可以的,而且华为做芯片研发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不会因为这次遇到了打击就放弃的。
华为之前也说过,即使无法生产芯片,但是相关研究是不能放弃的,只要相关技术不落下,等到制裁解除,或者国产替代实现,华为依旧有能力赶上去,并且保持领先,所以麒麟9010这类产品的研发工作,其实属于华为的常规操作,而且麒麟9010也不会是华为最后研发的一款手机SOC芯片,后续的产品研发会继续推进,这个地方就不得不赞叹一下华为的高瞻远瞩了。
所以华为的芯片研发在继续,有基于3nm工艺的产品,但是因为代工的问题,相关产品可能无法被生产出来,只能是作为设计方案存在,华为的这些做法既不是绝地反击也不是垂死挣扎,华为这么做是为了保持自己在芯片研发设计方面的实力,不能因为不能生产就不做了,只要继续投入研发,保证技术不落后,将来可以实现代工后,华为马上就有优秀的产品面世,这其实也是华为的战略方向。
地球人都知道华为只有设计能力,没有制造能力。能够搞这个工艺的只有台积电,台积电只能听听美国的,不听美国的就是死路一条。绝地反击?设计出来没有人做,拿什么反击?垂死挣扎到也不至于,华为握有很多的专利,产品品类很多,没有高端芯片影响的是高端手机业务,只是说有困难,相信以后会随着自身的科研投入,美国的渐渐放开,国家的攻关突破,形式越来越好。支持华为!
华为自主研发的系统“鸿蒙”,能否解决碎片化带来的卡顿的问题?
感谢邀请
华为自主研发的系统“鸿蒙”,能否解决碎片化带来的卡顿的问题?
可以是可以,但是也要等系统做好,然后重新编译,从大嘴的口中我们得知的信息是鸿蒙的兼容安卓很多的软件,而且经过方舟编译器之后流畅度会提升60%,但是难点在于兼容安卓,但是作为一个和苹果google一样的独立操作系统,全部一样,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又有扯到生态的问题了,很多人感觉很纳闷。
我们要知道方舟编译器是针对开发者而言的,而且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软件的统一整合。
这也是最近任正非说的,操作系统不难,但是生态难,第一个就是很多人说方舟编译器都发布了一断时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没有用到,而华为手机虽然更新了,但是也仅仅是一小部分,这个需要各个厂商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的,而且这是针对开发者来说的。
而现在华为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出来,操作系统出来之后,还有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兼容安卓是好事,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安卓软件会更新,那么对于华为来说工作量就会比较大了。
再者就是用鸿蒙系统的人多还是不多,这个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当初的google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当时的智能手机不都是安卓的系统,全国和全世界多少人在用,所以安卓才有了机会,才能支撑起来google找开发人员和研发人员一直到现在撒商业模式,不管更新,站立脚跟。
当然方舟编译器的原理已经讲过很多次了简单来说是直接打包应用程序,然后编译一次就可以了,而现在安卓的运行方式是一边编译一边工作这样的运行方式,提高了运行效率,所以流畅度就提升了很多。而现在华为操作系统还没有发布,即便是发布了兼容别人的同时自己还是要搞好自己的生态,这需要得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支持,以及人们的支持,把自己的生态最好,才能谈编译。
现在我们要等待多的是鸿蒙系统的发布,然后我们去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实后续的开发越有必要,这样方舟编译器还是系统会越来越完善,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华为第一次出来操作系统就怎么样怎么样,什么事情都是慢慢来的,其实不管怎么样,好与不好国产的操作系统,个人都会去支持。
我希望国人都理性点,鸿蒙芯片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好多路要走,有了芯片还要有兼容的系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cpu但是没有民用,我个人对于科技一类多少还是了解一点,你要有芯片,是没错比如思科的芯片7纳米级,国产15纳米还是有差距的,还有好多,最普通的,谷歌产品在安卓系统是默认的,比如地图,邮箱,YouTube,推特这些国内用不到,但是华为手机在国外市场占比也有50%,没有了这些软件老外还会选择华为吗?国内大家都在支持华为,没错,但是华为要做的是国外市场,难道美国的制裁,谷歌的制裁真的没有关系吗?你们的支持真的有用吗?所以请大家理性点,不要太自傲,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前面还有很多障碍要清理,以上是我个人观点,谢谢!
华为的自研“鸿蒙”系统是否能够解决安卓碎片化问题,彻底解决安卓系统的卡顿?鸿蒙系统的运行流畅度是否能与苹果IOS媲美呢?下文具体说一说。
华为从未停止过对安卓系统的优化,早在2017年,华为发布了mate 9,当时余承东承诺“18个月不卡”,目前来看,华为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我身边用过mate 9的手机用户,反馈mate 9并没有卡顿的现象。
方舟编译器
前段时间,随着P30的发布,华为发布了方舟编译器,彻底改变了传统安卓编译器的编译方式,经过方舟编译器编译的程序,实现了代码的静态编译,将源程序直接编译成可以在机器上运行的二进制指令,不再依赖JAVA虚拟机,提升了执行效率,同时优化了内存管理,做到了内存的随时回收。
EMUI 9.1***用了方舟编译器,系统运行流畅度提升了24%,响应时间提升了44%,经方舟编译器编译的第三方应用流畅度提升了60%。根据规划,华为将会在今年9月实现方舟编译器的开源,与众多应用厂商共同打造方舟编译器生态圈。
EROFS文件系统
感谢邀请,首先碎片化是安卓系统的通病,这和安卓系统开源离不开关系,因为软件开发者只考虑系统适配性,也就是兼容性。他要包含多个安卓版本,没时间给安卓各个版本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就导致占用系统内存,就像时间碎片化一样,每天上下班途中时间,吃饭洗澡时间。这都是碎片时间,不管你怎么减少,它都占用你一天时间的一小半。安卓系统也是,积累多了,系统就卡了。
华为系统就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将系统软件重新编译,已达到硬件,系统,软件一致性。让软硬件之间减少和消除因为系统版本不同而造成“碎片化”。你不是因为软件版本不同,开发的软件臃肿吗?我帮你软件代码重新编译一下,让它兼容这个系统,同时减少软件因为碎片化带来的运行内存占用。这样就延长了安卓手机使用时间长,软件打开卡的问题。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华为最近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华为最近科研成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