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workshop 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workshop 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几个英文单词?
conference正式会议、讨论会、协商会symposia座谈会,评论集congress 国会colloquium学术讨论会convention国际性会议convocation宗教***,毕业同学会forum 论坛summit峰会seminar专题讨论会workshop专题讨论会,研讨会round-table圆桌的(协商的)special panel讨论会poster session展板会议exhibit展览会exposition展览会;博览会
在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墨大的日常学习
作为常年位居澳洲Top1的大学,墨大的学术氛围很强,无论是周中还是周末,图书馆永远都不少埋头奋斗的学霸,除了留学生群体外local同学基本都很强。很多人会误解图书馆自习是中国留学生的专利,但事实上很多外国朋友也很勤奋。
- 墨大的课堂学习
墨大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临时增加的一些随机组讨论和cooperative game环节。墨尔本大学的授课方式分为Lecture,Seminar, Tutorial, Lab等等,需要同学们高度投入,积极参与和Professor或Lecturer的互动的讨论。通常,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的同学,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课程知识。
- 墨大的考试
墨大的final(期末考试)集中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大部分科目的考试地点都在墨尔本的***展览馆,同时段考试的学生包括各个专业、各个科目,座位安排的也很随机。
因为考场的容纳量很大,同一时间考试的人很多,所以每次期末考试都会出动大量的教职员工参与监考,显得很隆重又壮观。
英国留学生的留学圈是怎样的?
已经在英国生活将近四年了,从高中到大学,社交随算不上广,也算是尽可能的和大家做朋友,现在我来讲讲我眼中的留学圈。
1.一小部分的有钱人加更多的中产。留学圈现在其实基本都是中产,只有一小部分家境非常殷实的,但是有时会遇到富的吓人的家庭。比如我见过一个学生经常去吃米其林,各种大牌服装。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常友好,大家相处起来不会很累。
2.圈子很小。这个圈子是真小啊,一不小心就是你室友是你朋友的朋友。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地区,来回来去就那么多人,何况根据性格和爱好,圈子就更小了。但是另一方面,留学生其实不是很有“圈子”的概念,一般大家没事儿不会总联系,交往也很交叉。所谓“留学圈”是总体上的一种说法吧。
3.关于恋爱。在国外大家都还挺孤单的,谈恋爱也挺多的,加上大家长期在国外生活,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都很理性,所以在英国大学如果听说一对情侣一起住还是挺正常的,大家也不会特别八卦。
4.关于取向。实话说,我在英国留学圈碰到的不同取向还真的挺多的,尤其是男同,我也有很好的gay蜜。他们有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事情毫不避讳,有一些一直处于深柜。留学圈对于不同取向还是很包容的,至少我没有听说过哪些同受到歧视,而且即使受到欺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声援的。
5.多文化价值取向。长期留学的学生对于文化是非常包容的,我们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很坚定,但我们会始终保护不同声音的权利。最明显的就是,留学圈对女权看的还是很重的,我上学四年身边任何人吃饭全部都是aa制,都是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6.和外国同学做朋友。我自己是没太多外国朋友的,也怪我一说英语就巨严肃,一开口就忍不住讨论专业问题。平时生活中还是和中国的小伙伴交往更多,一起做饭一起吃饭更和胃口,但也会找机会邀请不同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吃饭。我自己从来不去酒吧,所以和英国的白人小伙伴没有太多社交机会,都是在学校的合作和简单的交流,没有特别深入的机会。但是我有朋友会交白人男朋友,或者有白人室友,相处很合适的。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圈子这个说法还是太宽泛了,其实留学的时候更多时间还是自己独处,也会有朋友,不过大家都会尽可能的不打扰朋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workshop 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workshop 学术会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