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党校科研成果简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党校科研成果简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体制内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有晋升的念头?
96年参加工作,25年工龄的公务员,2011年担任正科级干部,按照原来的公务员职级晋升办法,任职正科级干部满15年,可以晋升为调研员,即:到2026年可以晋升调研员。
2019年,国家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以后,原来的公务员职级晋升制度废止,正科级干部套转为二级主任科员。
从理论上讲,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办法规定,公务员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但是,要在单位有一级主任科员空岗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晋升一级主任科员。
仔细盘点目前单位人员状况,我都熬到退休了,单位目前的一级主任科员还达不到退休条件,意味着我退休之前,单位一直没有一级主任科员的空岗,而我,只能彻底死了这条心,二级主任科员退休。
从一开始就没有抱有晋升念头,我是属于得过且过,混吃等死的哪一类人,朝中无人莫做官,晋升一要看关系,二要看能力,三要看运气。我觉得关系和能力都没有,运气还是不要抱太高的希望,免得太失望。看了周围的前辈从充满希望各种奋斗再到心灰意冷,也就是一腔热血冷下来的过程,我本来就看得很淡现在就更淡,不抱希望也就不怎么失望。
进体制图的是稳定,旱涝保收,但除了体制这份工作我觉得还是得有其他收入,合法,干净的收入理直气壮,心安理得。但凡单位有其他收入,底气都要足一点,但凡有其他选择其他退路的来上班,精神状态都不一样。所以我还是想努力争取成为拥有更多选择的人,而不是只有这条路,只有死守的人,那日子才是真的难熬啊
补充一点点哇,虽然没有抱有晋升念头,但自己的本职工作,分内之事还是肯定会做好的。只是个人觉得,没有晋升念头,过得没有那么累,也坦然点。
对于干部来说,年龄就是个宝。这基本上就是共识。
现行的组织制度,要想晋升到上一级职务,必须在现职级有两年工作经验。
比如你要升副科,你至少在科员岗位要干两年以上。
但不是说两年就能提拔的,大多数体制内是不可能提拔的。只有凤毛麟角。
但是往往当你到了35岁的时候,就会赶上干部年轻化,要求班子里面有一个90后干部。组织部门一眼望去就是提拔早的那几个凤毛麟角,所以只能选他们。
造成一个现象是,年轻时提拔快的,后面就快,而且是越来越快。
提拔慢的,一步慢、步步慢。
是真的提拔慢的水平低吗?还真不是。
有时候运气占了很大因素。比如,原来想提拔你的领导突然调走,班子不和几年没动干部,想提拔你的时候刚好碰上你生孩子,想提拔你的时候突然空降了一个上司,或者就是单位本身的规则就是按资排辈。总之,提拔慢真不是说水平低,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所以,大多数体制内的人,到了30岁没动静,就开始有些躺平了。因为这时候一般也成立家庭了,家庭的琐事也会分散工作注意力。
刚入职时候意气风发,工作第二年提了个代理副职,努力工作干了两年掉到另一个部门,那个部门领导再有几年就退休,我跟着他继续努力工作,在这期间老婆辞职创业,我下班也跟着一起张罗,渐渐有了起色,一周比我一个月挣得都多,慢慢把重点放在自己家的事情上,慢慢主动和领导疏远,害怕提拔我当干部,在单位清闲点挺好。当了干部就顾不了家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党校科研成果简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党校科研成果简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