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镜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电镜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冷冻电镜出现之后还需要蛋白质结晶技术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吗?
当然需要。冷冻电镜技术与蛋白质结晶技术都可用于解析蛋白质结构,但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另一种方法。
冷冻电镜技术不需要蛋白结晶即可研究其结构,而通常而言由于蛋白至分子量较大,结晶并解析结构较为困难,因此这是冷冻电镜的一大优势。但由于电镜的分辨率有限,因此需要蛋白质的尺寸或分子量达到一定大小,太小的蛋白质并不能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其结构。
相比而言,蛋白质结晶本身较有挑战,但它对蛋白尺寸没有要求,甚至分子量越小,结晶和解析结构越容易,因此这是蛋白质结晶技术的优势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结晶过程可能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因此解析出的蛋白质结构可能与溶液中或生理状态下的结构不同。就这一点而言,冷冻电镜技术具有优势,因为冷冻电镜制样过程会保留和固定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结构。
国内博士后待遇如何?
个人感觉挺差的,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后。我所在的学校只有极少数博后能够拿到国家公费资助的项目,年薪约有20万左右。其余大多数博士后在入站时都是先以自筹形式交学费,然后学校再将这笔钱以工资形式发放给博后,相当于学校是不给工资的。除此之外,学校每月只发四千块的住房补贴,其余待遇和补助一概没有。
在《nature》上发文章有多厉害?
这要看所在的课题组。刚好混进了热点学科的牛逼课题组(这也是看机缘的,跟人牛不牛没有必然联系) 就算是普通人 这玩意也就是灌水的难度。如果不是因为课题组牛,你又是组内第一个发表nature的,这是真正的牛。。
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准则是: 报道原始科学研究(主要成果和结论不得在其它地方发表过或投过稿) 具有突出的科学重要性 ,可以令有关的学科读者感兴趣。 中国各大科研院所,各大高校每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文章不过上百篇,你说到底有多难。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都是超级历害的!
Nature science cell 三个顶级世界级的期刊,如果能在任意一个期刊发表一篇文章。那么他基本上能在全国任意所高校获得教授的职位,不用参评,直接学校授予教授的职称!在全中国每年能发在这三个期刊的总和,不过一二十篇。他们代表了学术的最高水平。学生的话基本上不可能发这么高级的期刊,除非背后有一个十分强劲的老板,得是院士一级的。
说实话, 院士都不一定能发的了这三个期刊。
nature尽管影响因子不是最高,但肯定是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杂志之一。与science,cell并称为cns,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杂志。
nature旗下还有一系列的子刊,影响力稍弱于主刊。总体来说nature算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杂志,不同研究领域发表nature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像cs领域就很难发nature,除了能做出像AlphaGo这种划时代的工作。生物领域相对好发,比如施一公组以冷冻电镜为基础,一年能发好几篇nature,science,他们组的同学告诉我,很多博三的学生手里一两篇nature,science一作是很正常。
总而言之,不管什么领域,能发nature那必须是非常牛的,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前不久争议极大的韩春雨弄的基因编辑技术也只发了nature的子刊(biotechnology),然后他本人就当选科协副***,推荐长江学者了,可见nature的影响力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