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遥感 学术会议,遥感学术会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遥感 学术会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遥感 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vhub是什么?
  2. 卫星到处偷拍,被监视的国家能不能用导弹将其打下来?为什么?

vhub是什么

VHub是一个面向火山研究界的开放式虚拟平台。它的目的是为火山科学家们提供一个方便的交流合作环境

VHub上的数据和模型是由火山学家们共享制作的,包括火山灾害预测、监测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信息这个平台上有各种***,例如论文培训材料会议视频,以及工具和软件(如模拟器)。

遥感 学术会议,遥感学术会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VHub也提供了一些虚拟实验室功能,用于火山物理、遥感和地球科学等方面的实验。总之,VHub可以使火山学家快速、方便地分享和获取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工具。

卫星到处***,被监视的国家能不能用导弹将其打下来?为什么?

现代的战争远远不是以前兵器时代所能比的,不是以前那样的真刀真枪的战斗,但现代战争可能更残酷,***与无形,信息战看不见摸不到,更令人恐惧。现代更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掌控,对于空中的主宰,卫星在其中发挥了令人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弹的威力是巨大的,但卫星可能让导弹无法发挥作用。卫星到处***,被监视的国家能不能用导弹打下来?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但国与国之间一般不会实现。

卫星,一个***的超级"杀手",有了它,我们的很多秘密可能无法成为秘密;如果卫星连接导弹,其中的破坏力不可想象。所以除了在反卫星、反导弹方面加强外,各个国家也在尝试能不能用导弹把卫星打下来,以此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导弹理论上是可以打下卫星的,它可以达到卫星的高度,确定好位置就行。目前只有三个国家公开把卫星成功打下来过,美国中国、前苏联,不过卫星都是已经无用的。而我国曾经用东风导弹把正在高速运动中的北斗卫星成功打下,据说前苏联用激光使美国的卫星失去过作用,美国也成功实现过。

遥感 学术会议,遥感学术会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现实中是很难发生的。我们曾经实验成功过的都是已经无法使用的卫星,位置已经暴露,而现在的反卫能力个个国家都很重视,各种隐身、干扰、预警都是很厉害的。再说再说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不允许的。

下图1985年9月13日,美国使用F-15战斗机在12公里高空发射1枚ASM-135反卫星导弹成功将轨道高度接近600公里的"P78-1"卫星击毁,卫星裂解成1000多块碎片。而ASM-135反卫星导弹标称最大射高560公里,但是据推测他的控制高度可能达到1000公里以上,最大攻击速度每秒6.6公里。

还有2007年1月1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枚携带动能弹头的运载火箭,以8公里每秒的速度成功命中1颗高度863公里的报废卫星“风云1号”。

遥感 学术会议,遥感学术会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苏联的办法更极端,直接发射带有自爆装置的卫星接近对方卫星进行撞击爆炸,比如苏联宇宙462号,他在1***1年12月成功以自爆的方式将宇宙459号击毁,这种攻击方式称为“共轨方式”。以卫星摧毁卫星的方式可以打击各个高度的卫星,包括3.6万公里同步地球轨道的GPS卫星,要知道普通的反卫星导弹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此后6年间苏联发射了27颗***用“共轨方式”的反卫星卫星, 其中有7次实验成功,成功率大概在25%。

从技术上讲,航天强国监控并攻击1500公里以内的中低轨道运行的卫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上面这几个例子也说得很明白。下面这张图是一个能查到公开级卫星的TLE数据的网站,当然很多机密等级较高的卫星虽然我们不能从公开渠道找到详细资料,但是这些卫星也都在各国情报和监控之内。

比如我们熟悉的谷歌地球这个软件,下图他所使用的worldview-1卫星拍摄的照片和实时位置(2019年5月26日18点00分),他于2007年9月发射升空,轨道高度496公里,分辨率为0.5米,是世界水平最高的商业卫星,每天能够拍摄5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他的轨道其实完全处在反卫星导弹的攻击范围内。

还有下图为美国“锁眼”系列军用侦查卫星,1990年发现伊拉克的向科威特的军事行动,1999年“锁眼-11”为美军提供空基情报指引。图上虽然只到“锁眼-9”,但是实际已经发展到“锁眼-12”,而“锁眼-12”的分辨率已经达到0.1米级别他们的轨道高度基本都在350公里以下。其实也是处于反卫星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

技术上我们证明了击落卫星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我们认为有威胁的卫星直接打掉呢?

1.关于卫星很难对其鉴别真正的用途。就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谷歌地球,他所使用的卫星全部为商业卫星,虽然他的分辨率很高,但是并没有指向他是军用侦查卫星并进行军事目标照射侦查。而包括其他的通讯、定位、气象卫星也都是有民用和商用领域,就比如GPS,他可以引导“战斧”导弹攻击目标,但是我们平时拿他来导航和定位。下图为带有GPS制导能力的M982制导炮弹

这个问题应区分不同情况而定。在和平时期,不管有多少个侦察卫星从国家上空飞过去,都不能用导弹打下来。否则,将意味着战争,并且,在法理上也说不过去。在战争时期则不然,只要你有这方面的能力,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用导弹或者其他武器,将敌国的各种卫星打下来,而不仅仅是侦察卫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随后,美国也奋起直追,1958年也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中国在1***0年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人造地球卫星的诞生,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探索宇宙空间奥妙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卫星又赋予了其他的功能和任务,特别是军事上的功能。目前,用于对他国进行侦察的各类侦察卫星种类凡多,层出不穷。其中,在这方面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非美国莫属。

1967年生效的《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大气层外的所有空间,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任何国家不得独自占有。因此,在外层空间飞行的所有卫星,均不构成对各国领空的侵犯。各国也无权要求卫星所在国,不得从其外层空间飞过。由此可见,无故击落他国卫星,从法理上来说,也是占不住脚的。

然而,在战时则要另当别论了。交战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用导弹击落对方飞跃本国领土上空的各种卫星,当然也包括侦察卫星。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卫星的侦察、通讯、预警能力,对战争的走向和双方的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军队,对各种卫星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每天从伊拉克上空飞过的各种卫星达上百个 。可以说,伊拉克军队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形成了绝对的单向透明,伊拉克焉有不败之理。反卫星导弹是最尖端的武器之一,是各种先进技术集大成者。目前,世界上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国。这三个国家都是在外[_a***_]拥有卫星最多的回家,也都有能力击落对方的近地轨道卫星。因而,中美俄三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遥感 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遥感 学术会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3757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