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杨振宁新科研成果,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杨振宁科研成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杨振宁最大贡献?
  2. 科技史中有哪些科研合作的例子吗?
  3. 中国近30年来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

杨振宁最大贡献

业界公认杨振宁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邓稼先赞誉其可比肩“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甚至比获得诺奖的“宇称不守恒”还重要得多。

对于这位树立了“20世纪物理学里程碑之一”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新科研成果,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振宁最大的科学贡献是研究了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以及创造出杨-米尔斯方程。杨振宁是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对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的相关论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杨振宁在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力。

杨—米尔斯方程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杨振宁在数学领域拥有着不错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杨振宁新科研成果,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奖,改变了国人内心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近年来很多人都对杨振宁先生颇有微词,指责杨振宁没有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回国。

殊不知,这些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的区别,当时的中国根本就不需要杨振宁,他的理论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发展意义不大。所谓的“没有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回国”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杨振宁新科研成果,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振宁先生因与李政道合作发现了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那是1957年,而后来加入美籍则是1964年,因此获得诺奖的时候完完全全是中国人的身份。正如杨振宁自己所说的一样,这次获奖向西方、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也可以搞科研,不比西方差。

科技史中有哪些科研合作的例子吗?

李政道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

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近30年来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2月15日,“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

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

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

5、中科大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

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是量子通信的理论[_a***_]。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杨振宁新科研成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4120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