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2019量子学术会议,量子科学大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9量子学术会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2019量子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19年1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什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 电磁场的量子化是什么意思?
  3. 1990年谁首次提出量子?
  4. 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有什么重大意义?

2019年1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合作者利用什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8年1月,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1月19日出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2019量子学术会议,量子科学大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磁场的量子化是什么意思?

物理学里,量子化是一种从经典场论建构出量子场论的程序.使用这程序,时常可以直接地将经典力学里的理论量身打造成崭新的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学家所谈到的场量子化,指的就是电磁场的量子化.在这里,他们会将光子分类为一种场量子(例如,称呼光子为光量子).对于粒子物理学,核子物理学,固态物理学和量子光学等等学术领域内的理论,量子化是它们的基础程序.

1990年谁首次提出量子?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

从学术的角度讲,量子至少有三重含义。第一重义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他认为能量是非连续的,有一个最小的单位,并将其称为量子。第二重含义则是把量子当成一个形容词,指代某些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而运行的事物,比如量子计算、量子信息。此外,科学家把一些微观的基本粒子,比如希格斯玻色子等也叫做量子,这就是量子的第三种含义。

2019量子学术会议,量子科学大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科大60校庆周年校庆之际,潘建伟院士等人、中科院上海系统所和日本NTT基础科学实验室合作,9月20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生成研究,以此作为科大校庆礼物。

很多人首次听到量子随机数都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说随机数,估计大部分就知道了。特别是编过程序的人,直接调用rand()函数就可以产生一个0-2147483647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值。而我们买***选择机选,本质上也是让机器在00-33之间取一个随机数值。那么,问题来了,rand()函数和机选***产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数吗?

答案是不是,这些随机数都是通过一个算法计算出来的。这个算法可以是基于概率分布函数,可以是基于取软件某个时刻的某个数值、也可以是基于取机器的某个物理状态。总之,算法的初始输入阶段需要输入一个确定的值的。而这个值,则是和机器的物理构造和运行状态以及指令集相关。所以,这种形式产生的随机数只要取得函数算法,就完全可以计算随机数结果进行破解。这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数,这样的随机数也不安全,很容易被动手脚。

2019量子学术会议,量子科学大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而,潘建伟院士等人则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与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这种随机数完全和传统的随机数不同,它不依赖机器,不依赖算法,完全是利用量子物理的不确定性规律。故而,即便是你利用未授权的机器或者各种设备,都无法伪造结果或进行破解。可以说,这是真正的随机数,安全性非常高。故而,从应用学术研究意义上来讲,这篇文章被自然杂志发表,足以说明其份量。

而从现实应用上来讲,这项成果这有望在数值模拟、密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制订新的随机数国际通用标准,十分有意义。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计划利用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产生器建立新一代的随机数国际标准。如果我们不早做出来,则在标准的制订方面,会没有发言权。就像[_a***_]的2G,3G,4G,5G通信标准,只有你技术有了,才会有机会制订一个全球都通用的标准。而这,以往可都是掌握在美国手中,我们干什么都得听他们的标准。所以这次,我们走在了前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9量子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9量子学术会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4253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