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生想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研究生想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全国自主划分研究生已出多少学校?
暂时没有公布。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此外,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将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
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
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扩展资料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考研今开考:377万人报名 各地强调考场防疫
有的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老师确要一作,你怎么看?
你好,我是一日答小李,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觉得题主说的应该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包括研究方向,论文思路等),学生“独立”完成的小论文,发表的时候老师要求一作!
第二种是大论文,也就是毕业论文,自己确定方向,经过老师审批,或者符合专业或者老师的方向,最后经过导师的批改,修正答辩通过的论文,也就是发表的论文,导师要求一作!
以上这两种情况,如果导师要加一作,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当我们选择导师的那一刻,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小企业”,导师相当于你的“老板”,所以只要研究过程老板对你有所帮助,不管是大是小,如果要求一作是相对合理的!
不过一般来说,这得分导师来看,大部分年轻的导师可能需要评职称,所以对于一作是非常看重的,对于像教授之类的导师,本身有很多论文,所以,基本不会去挣一作!
我的导师是教授,我看过之前十几年的论文,只要是学生写出来的,不管是好还是坏,哪怕是SCI,IEEE等,他都把他作为二作,没有跟学生挣一作,所以,我觉得我们导师挺好的!
不过,还有另一种情况,也就是发表的小论文,自己确定方向,自己研究查询文献,最后没有跟导师说,直接发表的文章,我觉得这一类的话,把自己作为一作,老师作为二作是很合理的!如果导师强行要成为一作,那可能就是导师自身的问题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你的导师是讲师或者副教授,而你们学校规定晋升职称必须是老师第一作者的论文才算数,这样你导师必须争一作,否则他带你指导你读研没有意义。
如果你的导师是教授和博导
如果你的导师是教授和博导,他还和你抢第一作者论文,这个时候就是你导师的问题。
博士生论文一作
对于读博同学来说,要申请博士论文答辩,都要求有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导师是什么职称都不应该和博士生抢第一作者。
职称晋升
对一个[_a***_]老师来说,职称晋升是关乎生死的大事,所以一个硕士研究生不应该和导师抢第一作者。那种将自己导师告上法庭或者和导师撕破脸抢第一作者的同学纯粹是傻,将来发展不会太好,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特殊情况
有些高校规定晋升职称,规定只要第一作者是自己名下的研究生,导师任通讯作者,就默认为等同于导师第一作者的论文晋升职称用,这时候如果导师还和你抢第一作者,就是导师的问题。
总之,关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国内外大学已有规则定论,无需在争辩,年轻读研同学更不要乱来。
关注@坚恒勇毅 少走弯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生想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生想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