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增产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增产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庆大霉素
20世纪60年代,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王岳教授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新抗生素庆大霉素,并迅速推向生产,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医药的封锁。该药物成为我国临床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累计为我国创造6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2、非线性晶体与器件
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创天院士等自主创新发明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钡(BBO)和三硼酸锂(LBO)晶体,被誉为“中国牌”晶体。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紧凑型系列蓝光模块,填补了国际空白。获1991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3、水稻育种
华龙一号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等等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主要内容?
(一)搭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平台。科协组织、乡村振兴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汇聚科协之能,服务乡村所需,引导和推动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建立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目录,促进优质服务与县乡村科技需求精准对接,为农村地区提供亟需的科技培训、科普讲座、产业指导等科技服务。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要深入总结优势、整合***,动员和服务科技工作者,打造出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项目,积极与乡村振兴部门和地方科协组织对接合作,以“科创中国”等平台为支撑,构建科技服务与乡村振兴所需对接的有效机制。
(二)壮大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队伍。科协组织要立足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科技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基层农技协等组织,在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培育出综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热爱乡村振兴工作的科技服务队伍。要广泛吸纳农技推广机构负责人、科技型企业家等进入基层科协“三长”队伍,加强组织动员,引领基层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振兴工作。要发挥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长驻农村作用,加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建设,推动科技小院与当地组织和队伍相融互促,推动科技小院聚焦县域主导农业产业,优化集成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增产、提质、节本。乡村振兴部门要与科协组织建立常态化对接渠道,推动科技服务队伍与县乡村建立起科技结对服务机制,优化、配套科技服务的支撑保障举措。
1967~1***7我国取得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
②1***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③1***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科技上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1***5年1月29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原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玉米一喷三防配方?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耕耘者一华然科技。很高兴为题主回答这个问题。
谈到玉米一喷三防,无非是防病、防虫、防倒伏。要想达到以上的目的,各农药厂竞相推出各自配方,让科植户很难[_a***_]。根据近几年的实际推广,华然科技认为最值得推荐,效果较为明显的有:巴斯夫欧怕(12.3%吡唑醚菌酯十4.7%氟环唑,50克/亩)十京博傲敌(25一30克/亩)十台湾兴农多美叶肥(50一60毫升/亩)兑水喷雾。
另一个配方是先正达扬彩(11.7%丙环唑十7%嘧菌酯,50毫升/亩)十杜邦康宽(10一15毫升)十碧先达叶肥(50一75毫升)也是兑水喷施。
这两个配方各选其一,于玉米喇叭口期(6一8叶)喷施第一次。第二次在玉米含苞期(10一12叶)喷施。种植大户可考虑选择无风天气用无人机飞防,最好药液中加入沉降剂,以增加效果。
以上两套配方的突出表现:
玉米适期喷施后能够有效的防治玉米大小叶斑病、锈病、褐斑病等病害,还能防治玉米螟,甜菜夜蛾的危害,并能起到抗倒伏免丢芯的作用。
因为喷后玉米气生根增加一层,整珠叶片浓绿无病叶,天花蓬散利于授粉,活杆成熟。横切秸秆无空心,水分足,籽粒饱满无秃尖,千粒重增加,亩平均增产100一200斤左右。一一这便是华然科技力推以上两套配方的理由。
亲爱的朋友,我的推荐你赞同吗?请评论区留言交流,不当之处批评指正。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增产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增产科研成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