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展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肥最近科研成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肥最近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人说科大对合肥的发展不容小觑,素有“一部科大史,半座庐州城”的美誉,你认为合肥有可能借着中科大发力超越武汉和南京吗?

有人说科大对合肥的发展不容小觑,素有“一部科大史,半座庐州城”的美誉,你认为合肥有可能借着中科大发力超越武汉南京吗?

中科大是一所好大学`但是合肥城市级别低不能发辉中科大的优势丶一个国家科学中心`放在一个地级市来发展丶怎么也说不过去乀安徽只有把合肥提升到副省级城市l这样才能把国家科学中心的优势发辉出来丶

寄希望几个科技装置和实验室,还是基础研究的,带动城市发展是不是太理想化?基础研究成果或许就是一个发现,一篇论文,绝对不可能某个人某个大学独占的,把成果转化产业能力是更关键的事情。

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展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天星期五,作为一个在外面的合肥人,有几点感受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早年在广州读书,后来在深圳置业,个人亲眼目睹了这两个城市发展的轨迹,人们都说广州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一点是没错的,我也是认同的,广州作为老牌一线,整天姿态要比北上好很多,只要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比较好扎根,政策也比较开明,混关系的也有,总体来说指标化,有实力就可以往上走,还有一点是广州的基础建设覆盖范围广,教育医疗交通,打个比方,你在珠江新城买15万的房子配套地铁,你去佛山买1万5的房子也给你通了地铁,所以很多年轻人高级地段买不起,可以往***走,基础设施差不多,但广州的包容性也给广州这几年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后面我会提,咱们谈谈深圳,深圳我刚去那会不如广州,我去的那个时候华为还在靠三大运营商充话费送手机,但深圳作为一个成长的城市把握住了国家政策,抓住了产业优势,集中***发展硬核,电子互联网产业,所以深圳的基础建设不如广州,但发展速度却让广州压力很大,所以广州这些年的困扰也在这,全面的建设让广州成了美丽的花城,但个人觉得在未来15年广州不太容易在全国的强省会政策中突围,也有人讨论,在广州很辛福,别的省会都吸血,这点不做讨论。因为这就是要生活还是要发展的问题,而且改革开放最早也是对沿海城市实现的单点突破通过对这两个城市发展的一些了解,我说一些我对未来合肥发展的愚见,合肥的目标也不用定太高,五年内但前20是必须的,进不了这个,首先合肥市***要反思,合肥人要反思,合肥目前在制造业的布局慢慢也铺开了,合肥定位为国家科教城市,因为继续让科大好好沉心学术,目前合肥的几大科学装置,量子力学等研究还没办法商用,这些科学装置怒鄙人才疏学浅,也不是很懂,但是如果合肥能将这些学术成果产业化,必将为合肥迎来下一个十年,杭州有个阿里,杭州和金华电商产业链做的风生水起,深圳有腾讯华为,所有3c产业链的从业者都能发点财,科大讯飞能不能真正带动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这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担当的体现,合肥未来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也是合肥抓住产业契机的机会,我出来也有年头了,也在合肥和朋友成立了公司,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深感背景薄弱有时候的确气短一半,咱们都是普通人,这些东西也很常见,也希望安徽兄弟给予合肥时间和机会。业欢迎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合肥的成长。


科大的带来了很多实验室,很多新型科技,如何在合肥把技术产业化是重中之重,能不能吸引优秀的公司或者孵化一些未来的大公司,科技就是生产力。合肥不用跟谁比,就跟自己比。

感谢邀请!1952年安徽省会由安庆迁往只有5万人口的合肥小县城,有一度要迁往交通便利的芜湖。1958年***视察安徽明确了态度: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伟人一锤定音决定了合肥的地位。

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展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科大1958年创建于北京,1969年中苏关系恶化国家出于"战备疏散"的考量,中科大是疏散其中的一所高校。南迀首选河南湖北沙市均遭拒收,后派两组分别去江西和安徽选址;江西同样拒绝接受,唯有安徽伸出友谊之手愿意接纳。为迎接中科大到来安徽省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此安徽有了一所中国顶尖大学。

艰苦的年代安徽全力支持中科大,这也似乎验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善有善报"。中科大给安徽带动的作用不可估量,合肥"国家科教基地"、"国家科学中心"的头衔中科大功不可没。

以中科大为主导的一系列科研基地对合肥的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合肥已集聚两院院士108人,专业技术人才86万,各类人才总量173.3万。各类研发机构达1千多家,其中量子通信研究处世界领先地位,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等[_a***_]也具有影响力。

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合肥最近科研成果展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图是位于巢湖的国家大基因中心。

合肥的科研成果与产业对接才是工业立市迫切需要,之前由于底子薄工业基础差、缺少资金等因素不能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成产业,只能将科研成果卖到长三角、珠三角和经济发达地区去转化。随着合肥经济提升近十年来将部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出现一批高科技企业带动合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综合实力不够强大,GDp才7200亿。邻居南京GDP11700亿、武汉GDp13400亿,差距显而易见。南京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酝酿出很多人文景区,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武汉民国时就谓称"大武汉",有成熟的工业系统;武汉的光谷新兴产业突飞猛进。合肥还在发展阶段,只是自身的长处在高新科技方面,拥有很强的科研综合实力,这是很突出的优点。

一个城市的发展渐进的过程中,除了自身优势还有国家层面上的支持,合肥已逐渐具备这种优势。

不论是南京、武汉的"新一线"城市和合肥的"二线"城市,不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关心的是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合肥还需努力。

合肥走创新之路,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才能登高望远,缩小与南京和武汉的差距才是求真务实之举,切勿好高骛远。至于题主"超越南京和武汉"的设想?且不说纸上谈兵,笔者对将来妄加揣测: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奋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肥最近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肥最近科研成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4483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