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厉害吗?
如果导师职业生涯没有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还一直以做基础研究为主,那基本上是比较不入流的水平。这样说,可能不好听,但是事实。这样的老师,其实很多,尤其在双非学校,很多老师(包括领导)都是这种情况。在重点大学,这样的人,也不少。国家自然科学竞争激烈,人情和实力因素共存,实力第一。作为从业者,一直如果没有拿到,还是实力原因为主,毕竟申请机会基本上每年都有,十几次机会都把不住,基本上就见顶了。结论:普通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是从事基础研究人员标配
科学频道主持人?
冯其器,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师从罗以澄教授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科学传播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
主持节目:《深潜》《北京凹头蚁》《中国高铁》《气候的反击》《中华之核》《科学重器》》《寻找神话之鸟》《霾伏的真相》《中国雪豹大调查》《0和1的裂变》等等演播室节目 《科技盛典——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 《解码科技史》。
2008年人物纪录片《妙手仁心》,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 一等奖。
2009年人物纪录片《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获得国家 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 二等奖。
2014年科学纪录片《北京凹头蚁》,获得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
2014年科学纪录片《深潜》,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梦”题材纪录片扶持项目。
2014年科学纪录片《深潜》,入选中宣部国际传播扶持项目。
2016年《走近科学》栏目获得讯飞杯科技传播奖、 优秀团体奖。
2017年获得新华杯科技传播奖,优秀个人奖。
张腾岳,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持人,很多年以前我就是通过看央视一套(后来改到十套)的《走近科学》节目认识他的。那些年没有智能手机,看《走近科学》成了我对未知领域寻求答案的最好方式,因为对科学的好奇,对一些奇异现象的好奇,使得我对《走近科学》每期必看。
到现在还深有印象的有:《谁背我飞行》《谷丫现象》《飞棍疑云》《凤凰山外星人***》《贵州ufo空中怪车***》,还有赶尸、吃煤、梦游等等让我见识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奇异现象,可谓是大开眼界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都有了智能手机,人们通过观看电视《走近科学》变成了手机随时上网“走进科学”,科学因为网络的普及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9月30日央视的《走近科学》栏目播完最后一期《治理水花生》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光荣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主持了该栏目21年之久的金牌主持人张腾岳现在又在哪里高就呢?
张腾岳,1***5年11月8日出生于甘肃兰州,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主持艺术学院。
19***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部《走近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综合部《10视之窗》栏目担任主持人。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部《公众与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2003年,在科学探索节目《百科探秘》担任主持人。2006年,主持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持科普节目《我爱发明》。2012年,获得公众最喜爱科学传播人初评奖。2013年,主持科教频道演播室***秀节目《发明梦工场》。2014年,主持央视一套推出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主持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