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蹭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如何蹭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三跨专业考心理学需要怎么准备?
如果打算跨专业报考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谨提供以下建议,权作一家之谈。
1、首先你需要搞清楚自己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是因为热爱心理学还是觉得从事心理学有关专业很酷,或者干脆就是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心理学考研分为三个基本的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不同方向的要求以及就业面千差万别。基础心理学主要涉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通常毕业后取得理学学位。就业方向是从事研究教学或研究工作。一些高校的基础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几无用武之地。教育和发展心理学主要跟教育领域有关,大多数高校的这个方向毕业后取得教育学学位。就业方向多涉及教育研究或教学工作。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就十分广泛,凡是涉及心理学应用的分支几乎全部囊括其中,所以,这个方向不同的高校授予的学位也各不相同,从医学学位、法学学位、管理学学位,甚至工学学位、文学学位。毕业后的就业范围也因具体的专业不同而各异。
2、跨专业报考可能需要自学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如果时间充裕,准备应考课程科目的自学建议准备两本教材,一本译版教材,一本陆版教材,后者最好是考研大纲制定教材。例如,普通心理学课程,准备一本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准备一本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前者用来学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后者用来准备应考。如果能在开设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高校蹭课当然最好,否则可以在网易公开课下载观看耶鲁大学Paul Bloom博士的《心理学导论》公开课视频(已经全部翻译成中文)。如果只准备应考教材,可能将不利于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陆版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陈旧,概念模糊,甚至充斥着不少谬误,对于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存在不小的障碍,包括那些所谓的名教授编写的教材亦然,但既然是应考指定教材,也不能忽视。译版和陆版教材对照学习,辅以公开课***,哪怕没有可以蹭的心理学课,认真准备也足以应考。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如果你打算报考的高校未指定应考教材,那就选择该校教授编写的教材。
3、不要仅仅是应对研究生笔试,而且还需要高度重视如果通过笔试后的面试。现在一些高校扩大通知面试的比例,这就造成面试通过率的下降。面试比较侧重的关注点是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专业外语、心理学思维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因此,自学备考过程中,多研读一些心理学研究论文对于提高这方面的素养大有裨益。推荐《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研究》,等;以及部分高校(如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学报,里面也刊登学术分量较高的心理学研究论文)。不建议阅读除推荐之外的期刊和学报,其中垃圾论文比例太高。
4、参加心理学考研论坛、讨论区、QQ群或其他网络交流平台,从中可以获得大量学习备考的大量资讯。一些考试过的前辈的经验之谈或血泪史亦是避免悲剧的启示录。如果做个有心人,设法结识在读的前辈,亦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指点。
全国开心理学的院校有很多,基本上都是接受跨考的,你是正常本科的学生,可以报很多院校的. 最好去旁听下[_a***_]的课程。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和真实的情况是有差距,你可以从中思考下自己选择心理学专业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请关注右上角[英文留缘], 一起学习英语(互动直播),了解外国文化,出国,移民,留学生活点滴,海外最新八卦新闻,国外风土人情. 私信我 “直播互动”。
心理学最近比较热门,但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可能只是从表面了解这个专业就想要去学习。考研毕竟是一件决定未来职业的大事,选择什么专业,是否应该放弃本专业还得慎重考虑。在考之前,我认为如果你想跨专业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第一,深入了解心理学专业,对其分支学科有更清晰的认识。很多同学想当然的认为心理学很好玩,知道一些心理学的皮毛就认为对自己或社会很有帮助。但实际情况怎么样却不太了解。建议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去旁听心理学课。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建议你去蹭一段时间的专业课听听。可以跟心理学的老师沟通一下,表达自己想跨专业学习的想法,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然后,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自己买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基础教程来看看,比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看你自己是否真的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找准学校,准备积累专业知识。每个学校招生的教材都不太一样,你需要自己从网上公布的信息查找要准备的专业教材。一般从上一年的招生简章中就可以找到这些信息,不会有太大变化。至于报什么分支学科,跟哪位导师,这些都需要提前收集信息。我建议你找找那些近年在目标学校读研的师兄师姐,虚心一点请教人家,看看人家是如何成功的。
等一切准备就绪,你的目标很明确之后,再来制定计计划。因为你是跨考,对专业知识并不如本专业的熟悉。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在心理学上,并且英语要求很高,一定不能忽视英语水平的提升。如果你数学特别好,会统计数据,或者英语(其他外语)特别好,这样的学生考研、做研究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第三,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跨考并不是那么轻松,需要艰辛的努力。我有好几位朋友都是跨考心理学,因为我们专业背景相差不大,学了好几门心理学课程,又拿了心理咨询师证,考研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很多,这样才成功上岸。但也有可能没有考中第一目标,如果你热爱这样的专业。还可以调剂到其他学校,那也是值得的。
希望你能不怕困难,坚持下去,加油吧!
学术不端及科研造假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这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各行各业都存在,从管理部门到个人,本质上是权利与金钱的诱惑,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戒。与文化、教育、价值观、制度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根本上的关联。
学术科研名利化太严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把学术科研与名利脱钩,别整那么多名堂,别整那么多帽子 ,只提供正常的研究环境, 该做科研的还是会做,急功近利的见没那多好处自然也就不费那个劲拼了命的捞了
从表面现象看,欧美日本等国家也存在学术不端和科研***行为,但是它们的处理十分严格,往往使***者身败名裂失去职位。而在我国则存在明显的学术管理制度松懈现象,很多时候专业同行不敢站出来揭发学术不端事例,即使有人冒得罪他人之险起来揭发了,被揭发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及同伙们都会拼死的站出來大力包庇学术不端者,保护科研***者的名利地位。因此只有把学术不端科研***当作重要的***行为,党政学术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监督制度,大力鼓励表彰揭发学术不端***的正直科研人员,才能阻止学术不端及***行为的泛滥,使我国的科技事业更健康的发展。
科研评价体系不科学,急功近利,管理人员大多是科盲,加上无良知识分子的贪婪、愚蠢,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如果认真纠正,实事求是,中国的科学会在一、二代人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如何看待博士后翟天临问知网是什么?
不懂就问,***都有自我的盲点,博士后没有用过知网就说明在他的研究领域知网用不上,不要以为会用知网就比博士后高一筹,不要以为知网就是一切。不知道提问博士后不会用知网的人是个什么心态?
翟天临人设要坍塌?人设就是用来坍塌的,顺便看看那些坍塌的老前辈吧
看了一下***,翟天临不太像在开玩笑。
翟天临虽然是***圈人物,但是该******关乎社会公平,所以全平台的网友都为此费劲了心力。
首先是万能的网友扒出了翟天临的论文重复率高于50%。
换句话说:翟天临的论文很有可能是抄袭的。
下图来源: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万能的网友说的就是你)
然后,万能的网友还扒出了翟天临在读博期间拍了13部戏,作为一个全日制博士,翟天临一天难道有48小时?怎么能够做到学习研究和拍戏两不误的?
我可以说网络信息时代是全球跨世纪创举、同时也成了全人类信息谍战的公开课嚒?每个有建树的学子在其领域的课题须破题才有论文专述,不管小到普通的毕业答辩或重大课题的组题科研都是学术领域的初始蓝本,在“知网”公开这样好吗?
时下有如收集各类信息转卖业已成灾,所谓“知识产权”法从何依?
有望如翟博后一样不“知网”的饱学之士能以“真知”反衬瓜众的“无知”,这样国产信息业将安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