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有啥研究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有啥研究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古代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
我国古代取得的科技发明有非常多,最值得被我们熟知的就是四大发明。
火药
火药是我们发明的,非常惨痛,值得我们非常反思的就是。我国人民发明出火药之后,用这个来放烟花,观赏用,***用。
可是呢?
外国人却用火药来制造武器,制造火枪,制造坚船利炮。最后,他们用我们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们国家的大门。这个是非常悲痛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指南针
我国发明出指南针,用它来看地貌,看feng 水。
泰国人利用指南针去大航海,去探索,甚至发现了新大陆。
造纸术和印刷术
蔡伦的印刷术、毕升的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这是中国的四***明。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扁鹊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都是医学界的成就,还有最早北宋的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就记录了一些天体宇宙方面的规律现象,明末时期的宋应星撰写了天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的太空探索历程有哪些探测器?
1、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2、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0年10月6日,嫦娥二号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进入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号工程宣布收官。
3、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号”月球车)组成。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加强型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4、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
5、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我国还有哪些古代重要科技成就?
它综合运用了水轮、漏壶、秤漏、连杆、齿轮传动、链传动、凸轮传动、筒车、浑象和浑仪等多种技术,借助水轮- 秤漏- 杆系擒纵机构控制水轮运转,集计时、演示和观测为一体,实际可称为一座小天文台,代表着中国古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高水平。
苏颂在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佑七年全部完成,整座仪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
动力系统的核心是枢轮和天柱,水能通过一级级的齿轮传递,分别用于带动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每到一定时刻,报时装置中的木人都会击鼓和指示时间。
水运仪象台建成约40年后,北宋灭亡,都城汴梁被金兵攻陷,水运仪象台也随之被毁。南宋时期,曾多次试图重建,但均以失败告终。
李约瑟(Joseph Needham)和王铃、普拉斯(DerekJ. Price)在1956 年《Nature》上发表《中国的天文时钟机构》,认为“中国天文时钟机构(clockwork)的传统和欧洲中世纪后期机械钟的祖先有更为密切的联系”。文章给出水运仪象台的机械传动图(下图),认为控制“枢轮”转动的机构是一种特殊擒纵机构。
现在,已经有很多机构开始复原这项发明。
1956 年,科学规划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召开研讨会,会议提出有必要复原北宋的水运仪象台。1957 年1 月中国科学院与文化部文物局指定王振铎负责复原工作。1958 年春,复原出1:5 的模型,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2000年以来,厦门同安的苏颂公园和开封博物馆也相继复原了1:1的模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有啥研究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有啥研究项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