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板抢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老板抢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浙大郑强的科研成果如何?
郑强平时虽然要负责一些行政工作,但他的学术研究却一点都没拉下。据了解,郑强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行业的顶尖专家,获奖无数。

据浙大***数据显示,郑强教授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4篇,大于5的33篇,大于3的167篇。
郑强教授承担了***386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结清期间,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包括在浙大的浙江省科研基金,还在贵的贵州省的科研之间等提到科研水平如何?
那必须的,要看论文,根据2020年三月浙江大学***显示,郑强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4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十的四篇,大于533篇大于三的167篇。
郑强在高分子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符合材料的科研方面成果比较突出。
根据2020年浙江大学***显示,郑强在多相/多组复杂高分子填充体系流变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来被国际上誉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变“两相”模型。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先后发表SC收录论文450余篇。
王泽山、侯云德两位科学家为什么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8年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分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何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设有五个奖项,分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引人注目,一般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并且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奖。
那么今年享此殊荣的科学家是哪两位,他们又为什么会获奖?他们一位是我国著名火***专家,一位是“艾滋病和***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先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他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也是著名的火***专家。
中国火药专家不少,为何王泽山能获此殊荣?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他的几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且在最高科技奖之前,他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三冠王。
一是1993年因攻克飞起火***再利用技术,消除废弃含能材料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二是1996年因构建火药燃速和燃面的等效关系并解决火药长贮稳定性问题获唯一一项货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首先,元芳向王泽山、候德云两位老人表示祝贺和敬意,并祝二老身体健康,长命久安,你们多一天生命就是对[_a***_]科技发展多一份贡献。
王泽山、候德云两位耄耋老人,一位是火***领域,一位是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他们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实,国家在评选最高科技奖时,科技技术是一方面,品德操守也是一方面,就是“德技双馨”,我们可以看看,从2000年初设最高奖开始,所有的获得者,基本都是耄耋老人,他们没有退休时,永远都在研究工作岗位上,都以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工作精神奉献着。
至于王、候二老的科技水平和贡献,在媒体中多有报道,说的都很详尽。两位老人将分获500万元的奖励,元芳想说,就是5000万5个亿老百姓也不会有意见,我们必须重奖科技工作者。
看到此,元芳不禁想到近几天闹的沸沸扬扬的李小璐出轨***,贾乃亮一篇长文短短不足一天的时间就能受到打赏200多万,实在让人叹息,在***至死的年代,明星的一举一动都能带来滚滚金钱,而我们为科技事业奉献毕生的科学家们,仅仅获得500万元奖励,此情此景让人叹息。
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的为人类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什么时候一项技术一个突破能够动辄得到数亿甚至更多的物质奖励,那才是知识价值的最大化,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对待知识的态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从 2000 年开始设立的,现在已经有 29 位科学家获奖,每位获奖者奖金 500 万元人民币。
2017 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王泽山已经 82 岁了,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另一位侯云德,今年已经 89 岁,是国家“艾滋病和***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
先来说一下王泽山院士,他 1935 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人,1960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火***专业。他是中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火******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系列原创技术的发明人。
王院士其实早在 1993 年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了,另外在 1996 年和 2017 年又分别获得两次。
80 多岁的王泽山自诩为“80后”,如今依然头脑灵活、精力充沛,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
另一位最高奖得主,生于 1929 年的侯云德是江苏省常州市人。
候院士于 1955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七年制。1962 年,在留学苏联时期,被原苏联医学科学院破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回到祖国后,他历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等职。
候云德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笔者曾听中科院系统一位搞科研学术评价的专家讲过,凡是有突破性贡献的科研成果,都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而一般性的科研成果反而需要大段文字的阐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个人介绍写的太长并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从每年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规律,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身上,也基本印证了这一条。比如,今年得奖的王泽山院士,被称为“火***王”,这就很明确了,那就是他在火***领域无可替代的权威地位。王泽山曾经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一等奖(其中两次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均因为他在火***方面的发明和创新。
侯云德院士则被称为“中国干扰素之父”,干扰素是国外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而且被制备成了昂贵的抗***药品,侯云德做的事情就是用“土办法”造出来中国的干扰素,操作简便、成本低,打破了国外垄断,而且副作用比国外的小得多。国外的干扰素300元一支,国内的只要30元,而且侯云德希望将来成本能够降到20元——“让所有人都用得起”。
王泽山做的事情,是研究火***,有了火***才有强大的现代国防,侯云德研究的领域,则是抗击传染病,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两位大科学家同时获奖,实至名归!
多关心关心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们,这些人才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便利与幸福,***圈投入要适度,我选择粉科学家!
今天,让我们为科学家刷屏,向这些创造者致敬!今天,2017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王泽山和侯云德登上了最高科技奖领奖台。"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誓言铮铮,赤子之心;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笃行报国之志!中国今天之所以"厉害了",离不开这些大国脊梁的顽强奋斗!
另外看了几天新闻了,到处都是这些***圈的八卦!真心觉得该净化***圈了!我们把弘扬的方向集中到我们这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身上,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也该纠正当下已经偏颇的价值观了!现在孩子价值观已经发生扭曲,包括有些家长,都想办法让孩子出名,为什么因为明星(现已不再单单指演员或者歌手了)可以最快程度获取直接利益,而且还是任何行业辛苦付出的劳动者的n倍,甚至一夜成名!
最后,还是致敬民族脊梁!!!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套取科研经费576万被判11年。对用科研经费敛财你怎么看?科研经费如何监管?
对于科研经费如何管理部甚了解,不过倒是见过也知道大学教授利用科研经费中饱私囊的事情,感觉挺普遍的,至于怎么解决,谈点外行话:
一、对科研经费实行过程管理,而不是一次性到位。
从立项到开展、出成果等制定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和进度表来付科研经费,做好项目管控,而不是无休止的投入,也可以试行过程考核,如果几次考核不达标,那就减少经费投入直至取消项目。
二、在校级层面建立表决委员会,对每一个科研项目支出根据节点进行表决,聘请校外企业、事务所、***等***顾问征求意见(不涉及国家机密课题)。
三、大学可以逐渐市场化办学,一部分经费由国家行政拨款,大部分要靠大学自己进行研究出成果,到社会上去寻找赞助,并由赞助商进行监督科研经费的开支。
四、加大学校审计力度,苍蝇老虎一块打,不出狠拳刹不住这邪风歪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板抢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板抢科研成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