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研成果名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科研成果名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2021中国科技成就盘点?
2020一2021中国科技成果:
1、华龙一号。作为第三代核电名片的华龙一号首堆,在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并网成功,它打破了国外对核电装备的垄断,是中国核电发展创新的成果。
2、奋斗号深潜器。中国万米载人深潜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潜深10909米,打破了中国以往的载人深潜纪录。
3、中国天眼。经过22年的建设,世界上口径500米的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县落成,该装置投入使用以来己发现300颗脉冲星,現已对全球开放。
4、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在月背的探测任务,***集并封装1.7公斤月壤返回地球,为中国的航天深空探测打下坚实基础。
5、北斗三号。中国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最终定位成功后,已圆满组网开通并对世界服务,打破了美欧对中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工程的封锁,进一步保证了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名片?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有数十项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历年来名片获国家及省(部)级优质奖的工程40余项:
被授予“全国施工技术进步先进企业”、“陕西省重点建设先进施工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1993年被***院企业评价中心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建筑业企业第一名”。
1994年获陕西省经济明星企业称号。
2000年12月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授予“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称号,2000年度建筑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名。
2003年荣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全国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称号。
2002年荣获“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连年被评为中国建设银行AAA级企业信用等级。
2003年2月由陕西省24家金融机构推荐,由陕西银行同业协会审定,报请陕西省人民***同意,被评为首批“诚信企业”,2003年11月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被中施企协评为2003年度“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称号 。
2021中国取得的最大科技成就?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中国制造成就?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中国带来了5个“第一次”成就。虽然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起步要晚于其他欧美国家,但是追赶速度非常快,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之一。而且,这一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除了让大家看见中国科技的强大,还将另外一种可以用于航天领域的特殊贡献
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空间工程公司和航天云网联合申报的“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项目成功获评“2021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这一项目在武汉诞生。
近年来,空间工程公司聚焦卫星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以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快速生产与快速部署需求为任务牵引,完成武汉国家航天产业[_a***_]卫星产业园建设,并打造了以“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为主要特点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柔性智能批量生产线,着力提升小卫星智能制造能力。
据介绍,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面向1吨以下小卫星规模化生产需求,以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了“18类硬件系统、6大软件”,涵盖仓储与物流、智能部装、总装、测试与试验等多个分系统,能够实现卫星从零部组件入库到整星下线的全部生产流程。
目前,该产线已承担了3个型号共7颗卫星的生产任务,联合航天云网,承担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预研项目27个,共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1项,申报专利数十项。产线项目成果将提供卫星智能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协助国内卫星研制企业进行卫星生产线建设,统筹形成柔性、兼容、协同的卫星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该项目技术成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军工、民用产品,有效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研成果名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研成果名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