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于敏天才简史?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9月,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之后,于敏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中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等***,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学物理将来可以做什么职业?
物理学专业可以找、从事工作有:
1、毕业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
2、毕业生可以从事与物理相关的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工作。
3、毕业可以进入到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工作,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
4、毕业可以从事生物产业、电子、计算机、数学等许多[_a***_]的工作。
毕业后可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2、新能源
3、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4、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财会)
5、互联网/电子商务
6、计算机软件
7、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理论物理怎么样?好考么?
考取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总体难度比较容易,不在大学考研难度排名前,100名单之内
考验难以左右是看招生院校所处的地域学校名气,院校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的不同,竞争力度也不同,越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科学家项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