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专家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专家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钟南山科研成就?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截至2010年9月,钟南山取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余项,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1980年,《GD微型最高呼气流速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哮喘及气道高反应性》项目获中国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8年,《应用siRNA策略研制预防和治疗SARS疾病特效药动物实验》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项目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ARS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及相关研究》 项目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年,《创建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项目获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天才?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多年,获得临床医学界最高奖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成为首位问鼎该奖的中国人。
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突出贡献,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她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浙大郑强的科研成果如何?
郑强在高分子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符合材料的科研方面成果比较突出。
根据2020年浙江大学***显示,郑强在多相/多组复杂高分子填充体系流变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来被国际上誉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变“两相”模型。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先后发表SC收录论文450余篇。
郑强教授承担了***386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结清期间,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包括在浙大的[_a***_]科研基金,还在贵的贵州省的科研之间等提到科研水平如何?
那必须的,要看论文,根据2020年三月浙江大学***显示,郑强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4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十的四篇,大于533篇大于三的167篇。
郑强平时虽然要负责一些行政工作,但他的学术研究却一点都没拉下。据了解,郑强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行业的顶尖专家,获奖无数。

据浙大***数据显示,郑强教授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4篇,大于5的33篇,大于3的167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专家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专家科研成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