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开拓式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开拓式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科技成果可分为三大类型: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
2、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
长娥一号到嫦娥三号的发射成功主要成果是什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卫星在这里由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经过18天时间飞行最终进入环月轨道。根据飞行计划,嫦娥一号在奔月途中,应该安排3次中途修正。然而,由于卫星轨道控制“非常精准”,嫦娥一号只实施了一次中途修正。
进入环月轨道后,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照片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2008年11月12日15时05分,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入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月表指定区域,成功完成硬着陆。撞月过程中,CCD相机实时传回了清晰的图像。
嫦娥一号任务的“完美”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
嫦娥二号:创造多项“世界第一”
作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长娥一号到嫦娥三号的发射成功主要成果包括:
1.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和登月任务;
2.验证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火箭、探测器和着陆器的可靠性和性能;
3.成功实施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获取了大量月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
4.为后续的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5.提升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声誉和技术实力。这些成果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嫦一号到嫦娥三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任务的主要成果包括:完成了月球软着陆、巡视和返回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为深入探索月球提供了重要数据和图像。此外,这些任务还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和探索空间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信任和尊重,彰显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综合实力。
快步科技是做什么的?
快步科技是做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及信息技术处理、系统集成、通信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的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开拓式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开拓式科研成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