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1学术会议目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2021学术会议目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国家科技奖获得者贡献是什么?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
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的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II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他还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大飞机专顶、国家航空应急救搜体系等多项发展建议,从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层面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直升机等多项武器装备发展建议,从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岀了军事人工智能、突防型轰炸机等一些技术群的发展建议,围绕航空强国等战略提岀多项发展建议,均已被釆纳并付诸实践,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岀了卓越贡献。
王大中,1935年2月岀生,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具有深厚的为国为民情怀,矢志建堆报国。他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他领导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成功走岀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之路。
他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广***生员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岀了重要贡献。
2021年新教育的研究主题是?
研究主题包括:
1. 线上教育的有效性:COVID-19疫情加速了线上教育的普及,但线上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交能力、注意力控制等方面的影响仍有待评估和解决。
2. 包容性教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包容性教育方面,可能研究的主题包括教师对多元文化和性别等议题的认知与应对、学校如何构建包容性环境等。
3. [_a***_]教学方法的研发与应用:现代教育需要注重创新,研究如何通过新型技术、游戏化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评估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4. 学生评估与反馈机制:学生评估和反馈机制是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可能研究的主题包括如何设计有效的学生评估指标,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评估过程中,如何应用评估结果提高教学质量等。
1、“十四五”时期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
3、“十四五”时期健全立德树人机制研究
4、“十四五”时期应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5、“十四五”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新阶段后的公平、质量研究
6、“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公平、质量、结构、布局研究
7、“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
8、“十四五”时期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1学术会议目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1学术会议目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