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易成刚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易成刚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真有鬼谷子这个人吗?
鬼谷子相传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姓王,名诩,此人神秘中透露着深不可测的魅力。关于他的出身,民间有很多传说,有说他是村夫庆隆和东海龙女的儿子,又有他是道教的洞府真仙的传说。传说并不足信,但鬼谷先生的神秘面纱至今也是个未解之谜。认鬼谷子多是从著作《鬼谷子》一书,但是人们最早了解《鬼谷子》,是从《隋书?经籍志》中得来的,但是此书的历史真实性不得而知,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鬼谷 子到底有无其人?人们没有在史料中发现直接记录鬼谷子的文献材料,但是间接提到他的却有很多,其中《史记》的记载颇为引起我们的注意,《史记?苏秦列传》有提到,苏秦“东师事 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又有《史记?张仪列传》中又说,张仪“尝与苏秦俱事鬼 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也就是说苏秦、张仪这两位驰骋战国的纵横家都曾 师承鬼谷子。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提到:“圣人不朽,时变自守”,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贞在其《史记索隐》中认为,“圣人不朽,时变自守”此句引自 鬼谷子名作《鬼谷子》。鬼谷子的重要学说就是纵横之术,从这条线上可以摸索关于鬼谷子的一些事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大臣主父偃曾学纵横术,博学奇儒王充也曾学习 纵横之术,并称此术开山祖师乃鬼谷子。这就说明在汉代,人们对纵横之术的理解也来 自鬼谷子。西汉刘向,汉魏蔡邕,魏晋皇甫谧,东晋郭璞、王嘉,南朝陶弘景,唐代李善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间接地提到过鬼谷子。通过对各种关于鬼谷子论述的总结、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鬼谷子确实生活在战国时代,他是一位行踪不定的理论家、实践者。我们可以从苏秦、张仪的 生活年代大致推算出鬼谷子的生活年代。他的一生给人们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其纵横之术 和其鼎鼎大名的两个高徒。他不是传说中的神仙,只是一个把自己智慧传递给别人的普 通人。人们要了解一个真实的鬼谷子,不要陷入把鬼谷子看成是多么神秘的人物,更有 甚者把鬼谷子理解成一个神仙或者能通天彻地的能士,只有揭开一些掩盖在外表的虚无 的东西,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一个人、一些事。
修习《王阳明心学》的必备前行功课,该怎么学?
有不少学者和朋友都曾说过,要修习阳明心学,要先去学完中国哲学史,甚至是从前秦诸子百家到董仲舒,或者通读朱熹格物致知,再把禅宗研究一下等等,等等等等……
对于很多学者来讲,为什么最后反都被学问搞“死”了?
为什么很多修习者将必备的前行功课准备了一堆又一堆,最后反倒迷失了自己?越修越累?最终半途而废?
我们研学或修习,有没有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是要做单存的学术研究?还是为了真正的学而实用?
不管我们修习某一种学说或法门,他们无非都是以某一种源远流长的“点”而不断演化和迭代,最终发展扩散为不同形态和内涵的各家学说。所谓必备前行的功课,有余力去学习当然是好,但是有时却容易将人吓跑或学“跑偏”。
为什么这么说哪?
纵观上下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纵深,儒释道三家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构成的主体,如果可以多了解更多家的文化对于修学阳明的心学,自然会更加轻松和容易(这里说的是了解)。但就像学习书法一样,有多少人上来先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通吃个遍,再学行书的?
有的老师会讲,学最原始的去吧!甲骨文,一切字体都是从那里演变而来的……
好吧,***们先回去买把刻刀和几只乌龟壳……
这一句话抹杀了多少想学习书法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