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房颤学术会议致词,房颤中心致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颤学术会议致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房颤学术会议致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血压的家庭监测怎么做?

血压的家庭监测怎么做?

按照《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的要求,对新诊断的或未达标的高血压,建议连续监测家庭血压7天,每天6:00-9:00和18:00-21:00各1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两次测压间隔1分钟;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

血压达标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

房颤学术会议致词,房颤中心致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测量血压时,需要至少安静休息5~10分钟,取坐位,袖带绑缚于上臂,并放在桌子上。测压时要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两次测压间隔1分钟。

对于血压计选择,推荐使用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为什么水银血压计被淘汰了?因汞(水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应积极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

如何诊断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现正在服抗高血压药,虽血压<140/90毫米汞柱,仍诊断为高血压。

房颤学术会议致词,房颤中心致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据统计我国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已高达2.7亿人次,其发病率高达25.2%。

但,因高血压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对此病并不是很上心。

血压长期控制不当,会导致脑出血、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因此发生猝死。

房颤学术会议致词,房颤中心致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血压为何会导致脑出血?

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脑部小动脉血管发生病理***变,导致部分动脉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化或纤维化。

甚至导致动脉局灶性出血、缺血以及坏死诱发脑梗的出现。

此外,患有高血压的人情绪过于激动、劳累,导致本就脆弱不堪的血管在压力的作用下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出现。

多发生在豆纹动脉、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脉络丛后内动脉等部位。

家庭自我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它环境所测量的血压,一般指家庭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但医务人员不在场时血压正常)、检出隐蔽性高血压, 对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现已作为测量血压的方式之一。

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

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对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 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3 遍;去掉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 天血压值,,根据后6 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

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

高血压患者一项最基本的管理就是血压自我监测,那么日常到底该如何监测呢?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血压计的选择。根据高血压指南,推荐选择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很多人认为电子血压计不准,其实或者是因为选用的电子血压计不合格(如未经认证或选用腕式血压计等),或者是没有定期校正。所谓认证是指电子血压计有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英国高血压学会(BHS)或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认证标识,而且必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MC)。电子血压计要每半年校正一次。

2、 量血压的频率。如果是初次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刚调整、血压尚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应早、晚各测一次,早晨选在起床小便后,未服药时,晚上选在睡觉前。连续1周,去除第1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的平均值。血压稳定控制者每周选1~2天,早晚各测量1次。像题主这样如果血压已经达标且很稳定的,可以选择每周选选1~2天,早晚各测量1次监测血压。

3、 测血压的姿势。除非卧床病人,一般选择坐位。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脚自然着地,避免双腿交叉。基于这种测法主要是因为医院多***用坐位测血压,与医院保持同样的测量姿势便于对比。

4、测血压的左、右手选择问题。首次量血压时左、右手都应该测,然后哪边的数值高以哪边的为准,以后也一直测量此侧肢体的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几乎在每一个家庭当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以前高血压人群主要集中在高龄阶段,如今可以说是“老中青”一视同仁了。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总计达2.45亿。也就是说,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高这么简单,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狡猾之处在于初期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蚕食心血管系统研究显示,高血压造成了50%的患者心血管病发病和20%的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对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必须正视这个“沉默的杀手”!

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更多的注意力也从治疗转向预防。定期测量血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颤学术会议致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颤学术会议致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6201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