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杂交水稻科研成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科技兴农的主要成果?
  2.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杂交水稻?
  3. 杂交水稻品种产量排行?
  4. 十大杂交水稻品种排名?

科技兴农的主要成果?

水稻基因组研究应用国际领先

开创了水稻研究从传统遗传图谱向全基因水平转变的先河,引领了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产中产量与多个重要性状之间相互制约的世界性育种难题,突破了水稻超高产与高品质协同改良的理论技术瓶颈,奠定了我国在水稻新品种创制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是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义

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全国水稻各科技创新团队,选育了多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超级稻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超过1.3亿亩,2018年“超优千号”品种在云南个旧再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产1152.3公斤新高。超级稻的研发应用,成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协同攻关的典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稻育种屡获重大新突破,育种水平又攀新高峰

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建立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米质优、抗性强的有机结合。提出超高产专用早稻育种理论与方法,并创制优质稻米新种质。培育了中嘉早17、龙粳31、五峰优T025等优质新品种,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4.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系列新品种国际领先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杂交水稻品种产量排行?

排名前三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如下

1.徽两优丝苗: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1天。该品种适合闲田,也适合麦茬田,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产量很好,在高产田块可达900公斤以上

2.深两优534: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生育期为135-136天左右。矮杆多穗型品种,分蘖能力强,株型紧凑,每亩有效穗数17.7万穗,每穗粒数191.7粒,结实率85.3-86.9%,抽穗快而齐,茎秆有韧性,水稻粒较长,米质很好。

3.连粳11号:为中熟品种,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群体整齐度较好,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能扛条纹病和黑条矮缩病,每亩平均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十大杂交水稻品种排名?

1、连粳11号

连粳11号是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平均亩产量在640公斤左右,全生育期为154天,达到了国标***优质稻谷标准

2、龙粳39

龙粳39是粳型常规水稻,由黑龙江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全生长期约为130天。

3、黄花占

摘要连粳11号:亩产量为649.48kg。湘早籼45号:亩产量为504.9kg。龙粳39号:亩产量为666kg。龙粳43号:产量为544.3kg。龙粳31号:亩产量为609.32kg。中嘉早17号:亩产量为517.88kg。绥粳14号:亩产量为615.8kg。绥粳18号:亩产量为563.8kg。黄华占

1、特征:黄华占跟泰米相同,植株矮、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种植省工、出苗快、成活率高,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质特点。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80.1kg。

3、适宜范围:适宜在广西广东海南湖北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种植,近3年推广面积已经达到1751万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6335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