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博士个人科研成果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博士个人科研成果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博士要有研究成果吗?
作为博士,在毕业之前自然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因为在博士读书的三年当中,主要是为了做科研做研究,如果说通过三年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也无法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那么读博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博士的毕业。
博士要有研究成果。作为一个博士,如果没有研究成果的话,说明你的博士浪费了不仅仅是国家的***,也浪费了你自己。
你可以暂时没有研究成果,但是不可以一直没有研究成果,甚至可以有很长时间没有成果,但是你要有你自己的成果。所以博士要有成果。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就业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大学,985211院校。这个学校毕业的博士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找工作也是心想事成的。不过也还是要看一下你博士的专业,如果是选择的专业不错的话,找工作就会更加容易一些,但是我认为博士毕业了找什么样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可以的,最差也可以留到学校教书。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博士内地就业?
我是内地的本科毕业生、香港的硕士毕业生、澳门科技大学的博士生。虽不是中医药学院的,但我认为目前博士毕竟还是属于高端人才,内地的医院还远远没有达到博士爆棚的程度,你担心什么呢?
另外我认为科技大学的博士课程确实是相当不错的,比起内地确有独到之处。
博士没有虚度光阴但是毕业成果不多是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或许困扰着很多博士生,毕竟博士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是唯论文论的,甚至发明专利都不会考虑在内,只要会写论文就会吃香,根据之前毕业的师兄师姐的情况,我的感悟如下:
去年毕业的一师兄,成果不多,几乎是刚刚划着毕业要求的标准勉强毕业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博士期间做了很多实用的装置,他在技术上还是可以的,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他就不能把技术转化为论文写出来,这就很尴尬了。他本人也是比较严谨的,比如说读文献,他就一定要把文献读懂才罢休,这样导致效率不高,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导师要求答辩高水平论文,不要发表水刊,有的高水平论文审稿周期半年以上,到头来还给拒了,时间浪费了,就得重新投其他期刊,一来一回时间也就过去了。既然没有多少成果,如果进高校那待遇肯定不好啊,毕竟是论文是评判标准,或许他很郁闷吧。但是我觉得比起***文狂魔,不见得不好,因为有的论文实在不行,一定要看有没有高水平论文,高水平论文才是王道。比如nature,自然不会有人说你水。
博士的本质是独挡一面能力的培养
没有虚度光阴但是成果多,是不是就是说一直在努力干活,但成绩不够突出呢?那不如让我们来看一下 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博士毕业必须要满足的两点:第一:文章;第二:创新点。当然也有实验室会考察是否对实验室有贡献。
文章对于一个科研院所里边的人来说,是基本的生命线。现在虽然慢慢在改变,但改变的方向也是提高对科研体系的人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只有文章是不够的。
创新是科研体系生存的价值所在。没有市场的压力。但需要对未来有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应用的指导和科技的指导。也就是市场价值和科研价值。
如果文章和创新都没有,我们仅仅是在默默的干活,需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读博士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从这里走出去,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当你内心无法得到答案时,让我来告诉你。博士的本质是对我们独当一面能力的培养。这点我们做到了,那么请将心放在肚子里。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将本科、硕士、分开来论述我的观点
其实博士当中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文科和理科的区别也是很明显。就我比较熟悉的文科而言,一些人[_a***_]就想满足学校的毕业要求,尽快毕业;但也有一批人是所谓的发文狂魔,在各种期刊上不停地发表学术文章;还有一部分人比较享受研究的过程,可能不太注重文章发表。
但是对于博士生来说,很多都准备在科研领域继续工作下去,所以一些基本的学术成果还是必要的,否则找工作的时候会非常困难。虽然很多人可能不满文章至上的评价标准,但是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确实是谁的研究成果多,谁的发展就会更好。
但并不是说学术成果不够,就没有竞争力。如果不把眼光局限在一些顶尖的985或211高校,还是有不少的学校可以谋求一份教职。或者是一些从事科研的事业单位,他们对文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从我去年找工作的经验来看,不少地方高校给的安家费非常高,科研启动资金也不错,去这些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实际上现在高校老师也不太好混,一方面,过去的铁饭碗被打破,很多学校都有所谓非升即走的体制,未来压力很大,未来还有一定的变数。另一方面,老师除了科研之外教学和学校行政事务也有很多,如果不喜欢上课的话,还是慎重选择高校。总之,现在高校的体制都在跟欧美走,打破过去类似公务员的体制,未来的流动性肯定会更大。
所以就博士而言,毕业之后也不一定非要做科研,非得去高校。那些发文狂魔或科研狂人,当然可以去高校,这里也更适合他们。但对于那些科研能力并不是十分突出,并不十分热衷于发文章的人来说,可能及早寻求后路会比较好。博士的起点相对较高,去做选调生,国家也有不少优惠政策。总之不要勉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其实这样的困惑可能是国内许多博士生都有。仅以个人的感受而言(因是社科类,故对工科理科类的情况不了解):重质量先毕业。现在各个高校毕业资格论文门槛设定的已经比较高了,很多高校要求发表两到三篇核心期刊,其中还有一篇C刊。这种标准跟条件对许多博士生来说已经非常难完成,很多人往往因为小论文发不够而延毕。考虑到博士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以及非常迫切的生活压力(毕竟按时毕业怎么的也得奔三了),如果家庭条件不是比较优秀的,尽快毕业并就业会减轻很多心理压力。博士在读期间关键还是形塑方法与开拓研究领域,这里主要是研究的方法以及将来自己准备深耕的领域。将太多精力花在漫无边际的论文发表上,可能会有一堆成果(但因为在读博士的身份,很难有很好的发表平台跟刊物级别),往往出不了精品,徒费时间。
本人正在经受这样的痛苦挣扎!本人今年被延期了,我的血泪史证明,选对导师对于读博是非常关键的!正所谓读博好比***,选择大于努力,绝对是至理名言!和我同批次一起考进我们所硕士的同学,当时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被建议录取,但因为最终选择了一个很有潜力干劲的年轻导师,硕博之路走的非常顺畅,奖学金拿到手软,高水平SCI期刊论文不断,当然这样的成绩肯定离不开人家自身的努力,但是导师的作用绝对是第一位的!而我当时选择了一个所有人都觉得很牛叉的导师,前两篇文章在自己的努力下确实比较顺利,但是第三篇文章自2017年7月交给他,一直压到现在不给改,不给投,和他发生过争执,自己也几乎崩溃过,好在自己通过跑步这个管道将这样的负能量慢慢有所排解,否则我真的无法走出来!和我同届的博士前两天都答辩完了,要顺利毕业了,而我却留级了,心中很是不爽,但是又无能为力,只能面对现实。明年即便毕业,成果也是三篇,对于我们这样的双非院校,想去心仪的高校真的很是尴尬!唉!但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坚持吧!
985、211高校本硕博,专业全球排名第一,毕业能去什么样的高校?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不应该啊,这个问题是不是博士生父母提出的啊?能读到博士,根据个人的科研成果和之前同门的求职情况,大致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
在小西看来,"985、211高校本硕博"的表述就不太合适。博士求职中,尤其是985、211院校等,还是较为看重本科院校层次的,如要求双一流院校。博士生的硕士阶段反而是不太强调的,博士阶段同样看院校层次、科研成果、导师能量等。
所谓的"专业全球排名第一"不是太准确,的确有部分榜单发布类似的全球学科排名。以USNews2019榜单为例,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高校第一。或者说,软科同样发布2019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其中内地高校有10各学科位居世界第一,如中南大学的矿业工程、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其实,小西之前有关注是因为中南大学的冶金2017年软科排名还领先北京科技大学,自2018年起已屈居第二,内中原因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再提一句,上述学科排名中,少量学科具有一定水分,如国外院校不一定开设类似专业,说白还是国内高校自己比,总归有个内地第一的,但也是世界第一。
因此,题主提问涉及到的范围就会比较广,如清华大学通信工程博士生,科研成果肯定不低,毕业后进入一所普通985高校任教还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是,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部分博士生,成果不错的话,可以进入一所211大学,想进入985大学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不过,可以选择去国外顶尖科研机构做博后,有海外经历和足够的科研成果,有机会去更好的平台。
同时,能去什么样的学校,导师的能量和推荐也很关键。往往投递一分简历、一个15分钟的试讲无法将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展示给引人单位,尤其是目前高校新进"青椒"(青年教室)都会归属为某个课题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带头人在引人过程中至关重要,而这个时候导师的个人推荐和"介绍"比简历尚更可靠和打动人。换句话说,应聘之前不少课题组负责人会和应聘博士面谈考察,觉得比较优秀和团队互补才会考虑引进。
另外,高校的地域因素非常关键,越是发达城市的高校,其引人标准越高,反而是非省会城市的层次好的大学引人标准低些。这个和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样,北京、上海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线往往超过西部不少211高校的录取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博士个人科研成果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博士个人科研成果简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