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共享科研成果的好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共享科研成果的好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究竟有什么用?
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搞科研有点像要太监娶老婆生孩子—— 白忙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成果,99%成色不足,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别看职称晋升到什么什么级别获得什么什么奖出了什么什么专著,其“成果”基本就是个花瓶而已。在下认为,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只要懂教学善总结就能成为好教师,不必强求科研。当然在此基础上行有余力的话,按科研规律以“立得起用得着传得开留得下”为标准,选准切入口搞点真科研也值得鼓励。谨以此抛砖引玉,欢迎辩论。
谢谢邀请: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老师首先把课上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课后辅导。其次,老师要积极参加业务活动,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已的教育教学水平。第三,虚心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第四,勤作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课题研究一般有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过程材料、结题报告等,并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认可,要完成一个课题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太多的精力,如没有此项专长,不主张进行课题研究,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学就是最好的“科研成果”。不同意见,请相互交流。
中小学教师有时间研究课题吗,有能力研究课题吗,更多的是“拾人牙慧”,东看看西抄抄,是否研究出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而只是“人云亦云”。更想知道教育专家是否真得研究出实用有效的育人学说,或者只是空洞的高谈阔论。
做教育科研可以倒逼自己多读书,这几年主持了三个省市级课题,其中一个是规划课题,都已顺利结题。最近又申报了一个市级个人课题,正在着手研究。做课题必须按时完成阶段研究,及时上传发布研究性成果,因此逼着我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写作……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这几年研究课题,我确实读了不少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专业能力。课题论文、研究报告多次获奖、发表,自己也多次被授予“优秀读书教师”等荣誉称号。其实,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应该说最受益的学生。
多年来,我将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增强了教学效果。我读书,我快乐;我带领学生读书,学生快乐;我引导亲子共读,家长孩子都快乐。多好呀!这些都是课题研究得来的。
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起到一定的作用,科研兴校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在教学上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形式多样,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呈现更多的花样。传统意义上我们把写写论文、公开课、教学比赛当作教育科研,现在的优课、微课、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等等也是的,形式花样越来越多。不管何种形式的教育科研,只要你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一定有所收获,形成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一直在一线教学,也感受到教育科研的好处,浓厚的教育科研让不少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但是也有的把经念歪了,教学不认真,一门心思搞科研,一是为自己的职称服务,一是想成名获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反而教学不上心,这样的教育科研充其量是自己获利的敲门砖。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搞出名堂,学校要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在财力和物力给予帮助。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分享,把教育科研渗透到各自的学科中,以科研促教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共享科研成果的好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共享科研成果的好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