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考博无科研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考博无科研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临床外科科研型博士好毕业吗?
临床外科科研博士研究生好毕业,但不太容易。
一般来说,只要努力,临床外科学科研型博士是好毕业的。但是,临床外科学离不开手术,手术是技能性很强的临床操作,科研型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又要满足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说临床外科学科研型博士毕业不太容易。
2023申请博士难吗?
申请博难度很大,博士招生名额有限,对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要求相对较高。
1、我国现在硕士招生名额增多,但博士的招生数量是严格控制的,每个博导可能只带几个学生。这么少的名额,自然要招最优秀、科研能力最强的学生,筛选流程比较严格,录取要求高,所以考博难度很大。
2、申请考博的研究生需要拿出两到三篇的论文成果,这些论文都发布在认可度高的核心期刊上,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很多硕士的学术成果并不能达到要求,所以没有申请资格。之前可能有人觉得直接在原导师和学校申请读博比较容易,事实上审核要求也非常高,必须要达到相应的科研学术要求。
3、参加统考也是一个读博的机会,但名额不多,而且考试难度大,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学术成果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比直接申请读博的难度还要大。与博士招生名额相比,每年参加统考的硕士人数也比较多,尤其是985、211院校的报考最火热。
为什么大家都不想去研究所读研读博?
相对于高校来说研究所是很难出科研成果的,除非你是在中科院下属的一些专门性研究机构,还是那些比较出名科研水平比较强的部门,才可以在一般的研究所基本上要做的都是一些和实际应用有关的内容,很少有能做科研的机会,因此很少有人去。
博士第四年想quit,什么科研成果都没有,很痛苦,该怎么办?
博士四年了,没有什么科研成果,还有继续下去的希望。现在全日制博士一般是六年,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第一年努力写论文和研究期刊风格,争取发表论文达到学校毕业门槛,并在第二年务必达到毕业门槛要求!第二年主要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需要内审、外审、答辩等环节,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到正常毕业。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你的艰苦付出!不过相对于拿不到博士学位而言,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当年我读博第一年的时候,在系里当助教,同时帮两个美国回来的教授开人工智能课程。跟他们开会的时候,两个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博士都能读出来,别的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还体会不深,后来越发现这句话的励志,以至于十多年后的我内心依然强大。
我读博的经历也是磕磕绊绊。我的导师是个很好的人,我从本科毕业设计就开始跟他了,给钱给机会都好的很。问题就出在系里分配的两个审核老师,其中一个还是上面提到的教授之一。这两位本来研究方向和我的其实不一致,再加上我开的题属于比较冷门比较新的,所以他们一路上都不是很买账。从开题到中期就没一次顺利通过,都是要花很多时间补充修改,比别人多好多时间精力。也就是因此,我特别费神要多发过硬的论文,一年又一年。到我最终提交毕业论文的时候,已经读了五年半,论文发了十来篇,最重要的是,把两个审核老师给熬走了(苦笑),换了另外两个青年教授。最后答辩,青年教授们总算很友善的走了走过场,然后就通过了。最打动我泪点的是海外审核老师(一个美国的老教授),看完我的论文后给了很高的评价,说没想到有人在钻这块,做的东西很有意义,还建议我写一本书出版。就这样,在我开始读博士整整六年以后,终于戴上了博士帽!
给你的建议是,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寻找当前研究方向里的空白,争取到导师的肯定与支持,然后就坚持搞下去,遇到墙了就想办法绕,咬着牙搞出成果发表或者申请专利。当然放弃是你的权利,只要你不觉得可惜。但如果你坚持并[_a***_]后,有一天你也会感叹:博士都读出来了,别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考博无科研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考博无科研成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