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湖南学术会议致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湖南学术会议致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湖南师大的学术怎么样?
不好意思,今天比较忙,没有及时回复。
我不是湖南师大毕业的,所以具体情况不是特别清楚。但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师大的了解,给您一些反馈。
师大作为湖南的211高校,在师范类是湖南的老大,地处河西大学城,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毗邻,排名第三的高校,依托这些***,师大也是每年都能够吸引大批学子。
您提到的学术问题,这个我也跟学生了解过,整体来讲还是不错,对于学生各方面比较严格,老师也是注重培养能力,研讨会也OK,当然没办法和顶尖高校相比。更详细的信息,需要您再了解,不足之处请谅解。
如何看待汉学家内藤湖南?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更透彻吗?
日本文化泰斗汉学家内藤湖南不愧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朋友。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因其对中国古代史的独创性论述而备受两国史学界瞩目。
内藤湖南学识渊博,汉学功底精湛,从中国上古史乃至民国史,都能融冶于一炉,不乏鸿篇巨论。周一良评价内藤湖南“治中国史卓然有所建树”,以其最为深长,自成系统,故有“内藤史学”之称。
内藤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其一生治学,固以史学最为专精,著述丰盈;而旁及经学、佛学、考古学、甲骨学、金石学、文字学、敦煌学、目录学、政治学、蒙元史、满洲史、经济史、思想史、学术史、艺术史、外交史等等领域。
其方面之广,精力之强,遑论日本,即我国近代学者中也有不少学者也不能望其项背。 内藤湖南曾先后十次到中国,其交往的学者,皆为社会学者当代名流。
如刘鹗、沈曾植、罗振玉、王国维、严复、郑孝胥、文廷式、汪康年、张元济、董康、夏曾佑、郭沫若等辈。
①1899年,内藤湖南在天津会见严复等人,相谈(笔谈)甚欢。 内藤对严复推崇备至,赞其文字雄伟,是大家手笔;他“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在这个(戊戌)***以后人们噤若寒蝉的时候,言谈往往纵横无碍,不怕忌讳,当是这里第一流的人物”;
②相比之下,康有为意气太盛,所以事情(变法)没能成功(见内藤湖南《燕山楚水·禹域鸿爪记》,中华书局,2007年5月)。在学术上,内藤与“二堂”尤多切磋。
③辛亥年,罗振玉(雪堂)及王国维(观堂)举家东渡日本,内藤湖南与有助焉。罗振玉到日本后,致力于中国古籍之辑佚、整理,并刊行二百多种,所经眼者,或序或跋,都为《雪堂校刊群书叙录》。
据罗继祖《庭闻忆略》,1919年,罗振玉返国,行前仍于刊印古籍之事不能释怀,乃致信内藤湖南和狩野直喜,谓匆匆归国,有唐钞古籍未及付梓,“此愿莫偿”;遂以京都寓所“永慕园”(罗氏在京都还另建“大云书库”,以作庋书之用)托付二人出售,内藤、狩野遵罗氏所托,“鬻其田宅,举所获捐于京都大学以充印书之资”。
此即内藤、狩野二氏襄助辑录刊行之《京都大学文学部影印唐钞本丛书》。 内藤湖南和狩野直喜于此集卷首撰文显扬罗氏“高义亮节,卓越时俗,而稽古乐善之志,尤可敬重”。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确实研究得比我们深,不管其意图为什么,但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汉学家内藤湖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反观国内,对日本历史文化研究就比较少,看看身边就知道,大部分人对日本的历史知之甚少。如果拿一个日本人和我们对话,很多人是要哑口无言,最多说某某方面日本是学我们的,对整体的把握,对细节的把握我们还很不够。
今天闲看秋风带您认识一位日本人:
谢邀。内藤湖南naito konan (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秋田县人,日本历史学家和汉学家。
内藤是京都史学学派的奠基人,他和东京都学派的奠基人田北俊(Shiratori Kurakichi)一样,都是20世纪早期东亚的日本历史学家。他最著名的书叫《奈良》。
内藤以作记者而成名。1907年,他在奉天发现了Manwen Laodang(满文老档、又叫"旧满洲档")。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他于1907年被狩野光信邀请到京都帝国大学,并参与了东方历史系的创立。
作为日本汉学家,内藤对史学研究的贡献是将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历史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他认为,在社会、政治、人口和经济等诸方面的变化;
我对这个内藤只有耳闻并不了解,只知道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多的!尤以日本最为狂热!中国文化是日本文明的起蒙!我相信无论外国人怎样的刻苦研究,他研究的只是中国文化,而中华文化的:精,髓,神,韵……不是你想研究就能得到的!
如何评价湖南大学硕士刘梦洁毕业论文抄袭云财教师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整整一个2月份,翟天临博士学位论文抄袭的报道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恰巧小编也即将面临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今年的答辩工作要更为严格。不过心里仍然有一点小欣慰,只有自己真正为论文翻阅资料、熬夜加工过,才能懂得打击学术造假的淋漓尽致的畅***。
最近几天,湖南大学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又刷新了头条,不过,相对于翟天临,我看到的是原创作者的愤怒与无奈,以及洪源对于国家涉密项目不可推卸的责任。
两次***到底有何不同呢?
虽然都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刘梦洁***更将传统思维中的以大欺小诠释出来了。虽然翟天临属于公众人物,但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亦不得不保持沉默。错了就是错了,取消博士学位是应有的惩罚,但是还缺少一个道歉。反观刘梦洁***,原创者在博士学位论文查重时发现大范围雷同,不得不说将会造成心理上的极大压力。之后与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发现,是对方盗取了自己申请的国家基金项目,更我狗血的是,刘梦洁的导师竟然是当时基金项目申请时的五个评委之一,正是他行使了一票否决权。最为严重的是,这个项目还处于[_a***_]期。不得不说,云南财大这位普通老师,正面刚的不只是一个普通导师和学生,而是他们那种拿来主义的理所当然的态度。我们来分析一下洪源当时的心境,应该是:我就喜欢看你讨厌我却干不掉我的样子。如果没有这种心态的作祟,我想对于涉密项目以及学生的论文,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这次***中又暴露出哪些问题呢?
首先,这次***存在一个投机取巧的思想。第一,洪源自认为项目处于保密期,自己有权限获取其内容。第二,洪源或许认为项目没有通过,相关研究成果利用价值不大,公开发表的可能性也不大,可以拿来供自己学生继续利用。第三,即使自己拿来给学生利用,也占得一个率先发表的契机,别人再拿来用的时候会显示抄袭,从而只能更改重复率。
其次,这件事反映了教师道德问题。教师道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刚刚发生的博导骂学生是垃圾***余热未消,又爆出论文抄袭***,可见,学术圈也并不太平,也存在着道德失范与暗黑操作。刘梦洁的硕士论文从开题到框架制作再到定稿,整个过程必然是在洪源的指导之下,那也就是说,从最初阶段,洪源就在纵容或者默许自己的学生剽窃他人成果,这其中两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妄加揣测,可以确定的是,洪源不仅存在治学的问题,还存在师德的问题。也就是说,对学术研究要求不够严谨,利用自身权力强行决断。
这个新闻的热度其实并不高
大家已经对这些抄袭***越来越感觉太正常了。以前方舟子专门就是抓这些知名学者的学术不端,那时还是很震惊社会的。
近几年也就翟天临的抄袭***引起群众吃瓜围观。其他的抄袭***大都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一方面是大家见怪不怪了。每个人都有抄袭的经历,读书的作业,毕业的论文,抄袭改造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是这种新闻都不算新闻了。这是当事人发现了,因为影响到自己的博士论文,很多作者发现抄袭也懒得搭理。我们导师的一篇文章被抄袭,上课时候就开玩笑讲,有人建议他要不要去和对方聊聊啊,他说何必影响对方呢,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啊。
这个硕士抄袭自然基金的申请内容,大概有几个可能,一是这个申请被硕士真的看到了,然后拿去抄了;二是这个评审就是这个硕士做的,很多导师哪有空看这些内容,都是找个学生去看看,写个评语。
总之,不管哪个原因,这个评审导师本身是有问题的。
不过目前也没有什么依据去追究这个导师的责任,只能是处理这个研究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