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1纳米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2021纳米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杰出女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现年63岁的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迟力峰,现年56岁的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光辉,现年56岁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底青云,现年56岁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乔红,现年55岁的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固态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婉华5人获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现年54岁的***61646部队江碧涛,现年56岁的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首席技术专家邢丽英,现年58岁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晓棉,现年53岁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吴明红,现年67岁的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现年61岁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6人获增选为工程院院士。
陈薇院士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陈薇,女,1966年2月出生于浙江兰溪,***党员,生物危害防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
陈薇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2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2015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2021年[_a***_]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的磁性薄膜检测这一关键技术,属于我国长期被“卡脖子”的技术。
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需将纳米磁性薄膜均匀铺在晶圆(制作硅半导体集成电路所用的衬底)上。确保所有晶圆完全“躺平”有多难?——相当于在北京的海淀区地面上均匀铺满5层厚的小米粒,且须完全平整,因此,检测薄膜的平整度尤为关键。
6月24日,北航集成电路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其研发的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仪,通过微小的磁性针尖在在5个原子层厚的纳米磁性薄膜上写下“100年,中国‘芯'”,庆祝中国***建党100年
2021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例如,我国成功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实现了长时间在太空中自主运行;华为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Mate40;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浮列车在青岛试运行,时速达到600公里以上。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全球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