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科学研究网

nccn亚洲学术会议,第三届亚洲医学创新与学科发展论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nccn亚洲学术会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nccn亚洲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人说中国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比较高,是否可以不做检测直接吃靶向药?你怎么看?

有人说中国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比较高,是否可以不做检测直接吃靶向药?你怎么看?

盲试赌对了是你运气,赌错了怎么办?即使是突变,少见罕见突变用药策略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发展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要还用十年前的观念来指挥现在的治疗思维,想要高质量的医疗就还是不要盲试吧,命只有一次~~

您好,靶向药的选择还会建议通过基因检测。

nccn亚洲学术会议,第三届亚洲医学创新与学科发展论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确实比较高,但是除了EGFR突变之外,还有ALK、ros1、MET等基因突变。

每一位肺癌患者对于自己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如果不是EGFR突变,并且没有基因检测,然后服用了关于EGFR的靶向药,那么对于患者本身的治疗效益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

靶向药之所以效果好,那是因为针对于突变靶点之后在服用靶向药。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服用只会增加不良效果。

nccn亚洲学术会议,第三届亚洲医学创新与学科发展论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基因检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一步。盲试存在风险,耽误治疗的关键时间

晚期肺癌的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阿法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奥希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等。

【@刘永毅医生 编号WD444】

nccn亚洲学术会议,第三届亚洲医学创新与学科发展论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比较高,应该说是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不吸烟的女性患者,有报道显示80%的阳性率。对于不检测直接靶向治疗的“盲吃”,实际治疗中是有这种情况的,一般是不建议这么进行


肺癌有各种病理类型,小细胞肺癌、肺腺癌、肺鳞癌3大类型,其中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靶向治疗主要是肺腺癌,占到40%左右,所以其他病人就不能用靶向治疗。常常遇见CT征象几乎确定是肺癌,取病理有创伤,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做,想“盲吃”靶向药物,这样就有可能60%的患者无效。

靶向药物治疗起效快的不到1个月,慢的2个月、3个月才可以判断,而服用这段时间的药物费用需要考虑,所以以效果判断能否靶向治疗也是需要花费,一些仿版药费用是小,如果是“***药”、没有效果,却会丧失靶向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毒副反应相对要小些,但还是有的,皮肤毒性、心脏毒性、肝肾功毒性等等,还有比较严重、危险的间质性肺炎。前些天有个吃某“替尼”的肺腺癌患者,一周后间质性肺炎形成,肿瘤是小了,治疗后肺炎无缓解,没抢救过来。

靶向检测可以用病理组织,也可以用血液,病理标本存于病理科,血液获得也不是困难,就是费用问题。收费是按检测点计算的,目前肺癌驱动基因突变情况检测大多需要5000-6000元,将来一定会降价的,大幅度降价,能做检测的实验室会越来越多。

中国医疗一直在探索改革 国家医保局成立,肿瘤用药国家谈判、进入医保,原研药吉非替尼大幅度降价,其他相同类的价格还会很高吗?降、降、降!早一点惠及患者。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不建议盲吃靶向药物,因为不命中的概率超过50%,盲吃的靶向药物可能无效,二是浪费钱。


首先,中国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比较高的准确说法是:中国人EGFR这个基因突变的比例更高,在所有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率大概是40~50%左右。而欧美人群EGFR突变率在20%左右。如果是亚洲人,不吸烟的女性,腺癌的这部分人群EGFR突变的比例可能会在60%左右。

其次,除了EGFR突变还有其他的基因突变,但是比例都比较低,基本在个位数,如果盲吃针对这类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果命中,说明运气实在太好了。

再次,靶向药物使用9~12月左右可能出现耐药,仍然需要做基因检测看看出现哪一类耐药基因的突变,并根据耐药结果更换靶向药物。

目前,国内外已经比较明确的肺癌突变基因包括8个。一般做8个基因检测,费用在3000-4000左右。如果想盲吃,其实只能选择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也就是吉非替尼这类药。倒不如只做EGFR基因检测。

在实际的临床中,确实有很多肺癌患者盲吃靶向药物,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有后续的几种情况。

1.盲吃靶向药物,效果一直很好

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如果在盲吃靶向药物之后再进行基因检测,会有2种结果。第一种是检测发现有敏感突变,说明患者盲吃靶向药物是对的,可以继续使用。第二种是检测发现没有敏感突变,考虑到患者盲吃靶向药物的效果一直很好,所以没有发现敏感突变可能是因为靶向药物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突变频率显著降低。

2.盲吃靶向药物,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部分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会有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没有发现相应的敏感突变也没有发现耐药突变。这类患者盲吃靶向药物效果自然是不好的。第二种情况,是存在非敏感突变,包括旁路基因突变和耐药突变。这类患者属于选择了错误的靶向药物,所以一直没什么起色。

3.盲吃靶向药物,一开始效果不错,后来开始出现耐药情况

这部分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很大可能是会出现耐药基因的突变。往往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选择更换新的靶向药物或者在医生的建议下更换新的治疗方案

因此,综上所述,提前进行基因检测还是有必要的。一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患者体内的基因的真实情况,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二来,虽然盲吃可能有效,但是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治疗和经济费用,也为后续治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现在一些基因检测价格不高,性价比很不错,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可以考虑先进行基因检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nccn亚洲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nccn亚洲学术会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nww.com/post/6854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