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近期遥感学术会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近期遥感学术会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远程遥感技术?
遥感应用即远程数据***集应用,是指***用远程遥感数据***集对***、环境、灾害、区域、城市等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随着***配置新格局的显现,世景探索了一条产品化之路,将卫星数据做成即插即用的产品,方便用户调用。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世景用户大会上,遥感集市发布了2014版世景图库,首次推出江苏、浙江两省全域覆盖的0.5米图库。同时,还新增了我国“高分一号”卫星的2米分辨率数据及全国的16米分辨率数据,2米覆盖京津冀以及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区。
胡其正是院士吗?
胡其正不是院士,男,1935年1月生,***党员,研究员,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研究方向是航天器总体设计、航天器电源。
1959年参加工作,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火箭探空和卫星总体工作。
1968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多颗航天器的总体技术、电源设计、卫星电测、测控。
曾历任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总师、副总指挥、总指挥;曾多次获得国家、部级、集团公司及院级奖项。
2003年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聘为专职教授,主讲宇航概论、航天技术基础、航天器任务分析、空间环境、遥感卫星、Spacecraft system、Satellite power subsystem等课程。
曾担任《卫星电测技术》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委员、副***等职务。
GIS以及遥感,在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甚至工作阶段,英语水平重不重要,如何体现?
要说英语重要,那是很重要的;要说英语不重要,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就看在学习阶段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了。我们都知道,技多不压身。英语作为一门通用的语言技能,只会加速你成长和成功的速度,提升你的个人层级,不会拉低你的档次。举两个例子:
我的一个前同事,原来和我们一样就是普通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她英语特别好,每次在讨论产品国际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时,总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外国友人来交流时,也能就公司产品进行交流和对话,最后直接成为总经理助理,陪伴老总出国交流了。
我的一个同门,英语水***别好,本科期间就跟着老师做科研,写论文,到研究生毕业时,已经发表的英语论文已经有5、6篇了,其中好多都是EI、SCI检索的,还有一篇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了,最后直接被推荐到香港做博士了。
对GIS及遥感这样的新兴科技产业,这两个例子看似英语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实际上英语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国的遥感及卫星技术虽然仍然在不断进步,但国际化交流是比不可少的。国际的学习和交流才能让我们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
英语好了,对自己出国旅行来说简直太棒了吧!
当然,英语不好了,对正常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如果你一生,的志向是在国内,在一个一般的平台,工作英语没那么重要。如果个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突出的方面,就很难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相反,如果想到一流的平台,那英语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好了,平台才能更宽广了,国际化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期遥感学术会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期遥感学术会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