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开学术会议感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开学术会议感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却发现研究的方向错了,或当前流行的理论错了,你会有怎样的感想,你会怎样做?
弦理论太美妙了,我可谓一见钟惰!用如此少的设定,却能够解释如此丰富多彩的宇宙!千百万首歌,每个都不同。但是,都是一根弦,由振动不同而千变万化!这种解释,多么简洁,却又能展开宇宙的万千变化!
理论物理学有个信念,宇宙的根本原理必定是最简洁的,也必定是美的!弦理论有足够的简洁与美!
以上回答似乎都答非所问。当你信奉而又毕生追求的理论,最后证明错误,当然充满挫折感。但是,科学和生意不同。
科学就是试错,科学承认错误,远比宣布的成功多。每一次错误,都是为后人规避了一次错误。
所以,从根本上说,科学的道路上,不存在完全的无用功。
但在重大理论上,如弦理论,其中色含的简洁与美信念,不会有错。但弦理论完全可能被更好的理论代替。
研究方向错了,和流行理论错了,这是不同的两个问题。
其实,能够觉察这两个问题,已属不易,不要妄自菲薄。因为你意识到了,其实其它人不一定就意识到了,这个是你的长处而非短处。
接下来的事情,是把你的思绪整理清楚,有事实有证据的话,你可以就此写文章,发表你的观点,其实这也是学术的突破。至少,你发现了现行理论的重大错误,你离上一个标记,让后来者少走弯路,这个也是你对于科学的贡献。
进一步,如果你还有余力,就去解读之前为什么错,或者正确的思路应该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可能的话,用试验数据证明它,这样也是你对科学理论的新贡献。
研究方向错,关乎之前的选择,毕竟人不是生而知之。
流行观点错,就是你的机会。抓住它。
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不幸,首先本人要进入某项研究时就会反复考虑是否有价值,如果没有,或不能超越前人,就果断放弃,万一走了错路,也要毫不犹豫地退出,止损,否则伤害更大。好在本人的天性就是好质疑,哪怕他是爱因斯坦之类的上帝,所以极少因跟风,从众而走错路。
天下英雄谁来答!
相对论的淘汰是必然的为什么!?它与量子力学矛盾与牛顿力学矛盾,不是它有多正确恰恰暴露了相对论的荒谬无常!非常简单的一个小验证就让它是人是鬼原形毕露!两个同质量静止的人相互同力推对方就会由静止变为加速度到匀速运动,根据相对论质速公式就会有动质量增大,两人同时增加的质量从何而来!谁敢站出来回答这个普素的问题吗?
个人觉得目前所有的微观研究的根本就是存在问题人类观察物质运动观察汽车运动光子对它的影响很小。如果观察带电粒子就要在一个绝对没有磁场的环境。到量子级别你的一个光量子就影响了它你怎么做研究除非你能找到一种方法不影响它的运动和性质这样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以此为基础再讨论受其他因素影响时量子的性质和状态
请问王阳明等一些先知圣人为什么懂得那么多的道理呢?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纵观王阳明生平,虽然仕途上相对平顺,除了被刘瑾贬谪外,其他的都还算顺利。但是在学术精进和思想感悟上,他却经历了大多数普通人没经历过的跌宕。看王阳明三十五岁之前的多次思想转折可见一斑:
初溺于任侠之习,在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阳明先生墓志铭
如果阳明没有在思想倾向上走过这么多的弯路,研究过各种学问、思想,他也不会最终在龙场悟道。
不要小看了思想的转折,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坚信之事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我们可以试想,阳明在沉溺于任侠、骑射之后,依然觉得生活一片迷茫,觉得自己想要的不是这些,转而研究章句学问,但章句之学破碎大道的风格注定不会适合阳明那种十五岁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的人,然后他又转向道家、佛家。
一般人在多次求索人生真谛的路途上,经历过几次放入被否定之后,也许就会认为人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专注于眼前的生活,这样的人,其人生也就止步于此。而阳明并没有,然后他孜孜以求的人生意义,终于在那一天,被他领悟,从此不再迷茫。
他懂得的道理,都是在歧路上徘徊时感悟出的,都是在多次尝试时体会到的,都是在一次一次的自我否定中,深入内心的。最后,他在多次试错之后终于找对了方向,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错了多少次,而在于不论错多少次,他依然还敢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