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研成果导师一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科研成果导师一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怎么办,对求职和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 怎么夸导师的成就?
- 科研导师是什么?
- 李强老师简历?
- 一些搞科研的大学老师会去做创业创新项目,感觉他们学术上也挺受认可的,为什么还折腾没法落地的创新创业?
导师一作学生二作,怎么办,对求职和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这个问题不用太纠结,如果发的论文多了,可以跟导师商议自己贡献多点的自己为第一作者。如果发的论文量不大,一般都是导师作为第一作者的,很正常,因为你利用了实验室的***,享受了导师的指导(如果导师没有进行指导,起码你也占了人家的学生名额呢),对就业影响不是很大吧,与其纠结这一点还不如多发一篇文章呢
怎么夸导师的成就?
导师超过老师,不仅是知识或某专项学科的领路人,还是全方位地关心关爱学生人生,堪称指路明灯。导师成就辉耀星空,适当夸夸,理所当然。术业有专攻,夸导师绝不能跳离老师的本行。这个学科,导师虽不是开创人奠基人,但发扬广大超越其它学科,导师堪称一代宗师。
也是诺贝尔生到那个年代,不知道这个学科,没设立这个奖项,否则老师拿奖已经拿到手软
科研导师是什么?
科研导师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他人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的科研人员,。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
李强老师简历?
李强,男,1962年1月生,江苏赣榆人,***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8至1982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炼专业学习;1983年至1986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攻读工学硕士学位;19***年至2003年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12月在美国密植根大学高访、合作研究。1982年留校任助教、讲师;1988年起任燕山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人事处副处长、处长;1995年起任机械部教育司人事处副处长、燕山大学副教授;1998年起任燕山大学校长助理;1999年起任燕山大学副校长、教授;2006年1月起任河北科技大学校长。 中文名: 李强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 出生日期: 1962年1月 职业: 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 主要成就: 现任河北科技大学校长 男,1962年1月生,***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导,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高教分会副理事长。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或[_a***_]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机械部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和多项企业横向课题等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连铸及传热技术。主要研究方向:热工、冶金机械、热处理。已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纵横向科研项目七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美国AP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十余篇被SCI或EI收录。
一些搞科研的大学老师会去做创业创新项目,感觉他们学术上也挺受认可的,为什么还折腾没法落地的创新创业?
题主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谁说创新创业没法落地?做创新创业的收益可能比纯做学术大多了。在大学里工作的高校人才真经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老师做的科研都是偏向于理论研究,简单来说,就是从现实社会中发现科学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具有普遍意义,最终可以用在什么领域?怎么用?可以转化为什么产品?这些老师们并不关心。提出方案后,他们会通过发表论文或者申请专利的形式来宣示这项研究成果的所有权。然后,基本上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就会转而去研究别的东西。
这些成果花大钱研究出来,却不能转化为社会价值,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会让人感到非常可惜。很多人也因此指责大学老师(包括研究院的研究员们)骗取国家经费却没有任何贡献。实际上,这真的是冤枉大学老师们了,成果转化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擅长,而且,当前的评价体系也并不鼓励他们去做成果转化。
这是因为,成果转化是一个非常漫长,需要耗费老师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共同实现,甚至需要管理、生产、营销等多方面的人才来做,所以,产学研转化的工作,往往都是由企业来牵头的,大学老师是没法牵头的。但反过来,如果只有企业,很多关键技术根本无法突破。所以,我们的很多技术进步,实际上又都是建立在大学老师的研究上的。
真经就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真经的导师是做特种加工的,他在职读博士期间,发现了电火花加工的一些特性,但一直也没想过到底能用来做什么。回学校后,他在与一个企业沟通的时候发现,这个企业在生产一种汽车用喷嘴时遇到很大问题,因为这个喷嘴孔是锥形而不是圆柱形,普通的加工方法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时候他就发现,自己研究的电火花小孔加工非常适合加工这种喷嘴,于是就和企业展开了合作。后来,我们大概花了4-5年的时间,才真正做出了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实际机床并投入使用,我、我的师弟、我师弟的师弟,三代学生的研究生生活都投入在里面了。而这几年里,导师因为评不上职称也调走了。
这实际上就是大学老师做成果转化的一个代价,一旦开始做转化,自己此前的科研工作恐怕就要丢了,论文也很难发表了。
不过,等产品做好了,这后面的收益也是很大的,有的公司因此上市了,而老师享有一定的原始股,可能直接成亿万富翁。或者企业直接买断专利,有时也是上千万上亿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老师要尝试去做创新创业的原因,因为一旦转化成功创造出价值,那自己就可以分上一碗羹,也就够吃几辈子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研成果导师一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研成果导师一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